音频·昭通红色故事会①丨扎西春晖

 2021-05-14 14:55  来源:昭通新闻网

扎西春晖

00:00

巍巍乌蒙山,滔滔金沙江,永远见证了自 1928 年 1 月昭通党组织建立至 1950 年 3 月昭通解放这段波澜壮阔而又辉煌壮丽的革命历程。这 22 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英勇拼搏的红军将士和勤劳勇敢的昭通儿女,共同谱写了扎西会议、巧渡金沙江、乌蒙回旋战和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及其云南支队孤军奋战等光辉篇章;涌现了刘平楷、李国柱、罗炳辉、罗占云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英勇献身的革命英烈;铸就了伟大的红军长征扎西精神、革命老区精神。昭通这 22 年革命斗争史,是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是昭通宝贵的精神财富。《昭通红色故事会》重点收录了这段历史时期发生在昭通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党史人物的感人故事 40 个,供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宣讲。

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扎西成就了一段辉煌的历史。这里东与四川叙永、古蔺接壤,南与贵州毕节、云南镇雄相连,西与云南彝良和四川筠连交界,北与四川珙县、兴文毗邻,素有“鸡鸣三省”之称。对于这段历史,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扎西会议’改组党中央的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阶段”,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扎西会议最高、最新、最权威的政治定位。

1972年7月5日,周恩来在中央的一次会议上谈及此地时讲道:“我们在扎西川滇黔三省交界叫 水田寨花房子会议会场 ‘鸡鸣三省’的地方住了一天,把博古换下来了,张闻天当总书记,我的印象很深。”周恩来所讲的,正是组成扎西会议三个会议中的第一个会议,水田寨花房子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

水田寨花房子会议会场。

1935年1月,在革命处于最为紧迫的历史关头,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转折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认真分析当时的敌情和黔北地区的基本情况后,作出了四项决定,解决了当时最为紧迫的军事领导权问题,纠正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计划消灭土城之敌后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但由于低估了敌人的兵力及战斗力,战斗受挫,被迫一渡赤水河,继续寻找机会从宜宾、泸州北渡长江。此时,国民党蒋介石也察觉出中央红军的意图,集中了 36 个团的兵力沿长江、金沙江布防,又以 12 个旅的兵力尾随追击,其他各路敌军蜂拥而至,中央红军丧失了渡江的条件,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果断决定,“要迅速脱离当前之敌并集结全力行动,特改定分水岭、水潦、水田寨行动,扎西是总的行动目标。”中央红军迅速向扎西地域集结。

1935 年 2 月 5 日,连绵数日的寒风冻雨停了下来,天空中露出了久违的红日,中央红军军委纵队长征来到云南省威信县扎西地域,红军总部驻扎水田寨一带。

天慢慢暗了下来,在水田寨一栋门、窗雕刻有花草的花房子里,亮着一盏马灯,墙角放着一副挑子,中央政治局五位常委: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陈云、博古 , 围坐在由两张八仙桌拼成的桌子四周的长凳上,就“常委分工”和战略、组织问题进行研究讨论。

在周恩来的主持下,常委会议进行了认真反思,认为盲目的、不顾实际的堡垒战、大规模正面作战,是‘左’倾冒险主义不知中国革命特点的蛮干,是不顾客观规律的乱干,洋顾问李德固然有错,博古同志要负大的责任,不能把民主集中制作为摆设。

博古听了大家的发言有所触动,但思想疙瘩还没有完全解开,他抽了抽鼻架上的眼镜,烟一支接一支地吸,地上也有七八个烟头。

“遵义会议后,我也进行了反思,的确,撤出中央苏区后,中央红军一路受挫,损失惨痛,我应负主要责任,但不是完全责任。按惯例,常委分工这样的大事,需报共产国际批准才行。”

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之间取得联系需要专门的密码电台,但这密码电台在长征途中已损坏,导致联系中断,要等到请示共产国际批准同意才换帅,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毛泽东一听博古的发言,声音顿时提高了许多:“博古同志,你现在考虑的不是当不当总书记的问题,而是把职务交出来的问题。中国革命的问题,最终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来解决!”

水田寨花房子会议剧照。

其实会前常委们已经酝酿,周恩来、张闻天、陈云从实践中认识了毛泽东的雄才大略而竭力推举他为党的总负责人,博古也同意其他同志的意见。

但毛泽东却意味深长地说:“这副担子不轻啊,还是张闻天同志更适合。闻天同志能总揽全局、发扬民主、团结同志,又敢于独立思考,敢于系统地提出与坚持自己正确的政治见解与理论见解,难得啊。”

毛泽东离开座位走到博古身边:“博古同志说的也有道理,我们也不得不顾及共产国际那边,闻天同志是留苏的,共产国际那里也好有个交代。我嘛,也不能闲着,可以协助恩来同志负责军事。博古同志理论水平不低,在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同志重伤病还未康复期间,建议博古同志任总政治部代理主任之职。”

在与“左”倾教条主义、冒险主义斗争中,毛泽东对张闻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毛泽东打心眼里敬佩,说服了大家,非常尊重和坚决地与其他常委一道,推举张闻天来做党的总负责人。

常委们的肺腑之言,对博古是个震撼,解除了他半个月来的心理阴霾:“我现在思想想通了,今后分配我做什么工作都可以,我不会有任何包袱,保证完成任务。”

常委会通过决定,发表了撤销博古职务的声明,由张闻天代替博古在党中央负总责,毛泽东为周恩来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博古改任总政治部代理主任。周恩来与朱德仍为最高军事首长负责指挥军事,周恩来是党内委托的对于军事指挥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人。陈云继续担任红五军团中央代表、军委纵队政委。

会议还研究了中央红军目前的行动方针,讨论了中央苏区的战略及组织问题,决定:中央红军在渡江不可能时,“应即决心留川、滇边境进行战斗与创造新苏区。”并以“万万火急”电告项英转中央分局:“分局应在中央苏区及其邻近苏区坚持游击战争。 成立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区分会, 以项英、陈毅、贺昌及其他二人组织之,项为主席。”

博古交出象征中央大权的箱子。

随即, 博古把象征权力的中央委员会印章、中央政治局书记处印章、中央书记处条形章这三颗印章和一副“挑子”移交给张闻天,完成了权力交接。

张闻天的任职保证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开始了以党中央总负责人张闻天和红军实际上的最高领袖毛泽东互相配合,领导全党全军的新格局。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博古交权的这一天,恰逢农历立春,大自然的春天到了,中国革命的春天也来到了,红日普照扎西大地。

水田寨花房子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及之后在大河滩庄子上政治局会议、扎西镇江西会馆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扎西会议。中国共产党成熟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从遵义会议的胜利中产生,在扎西会议改组党中央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后实际形成。

中央红军集结扎西,蒋介石始料不及,他断定中央红军还将北渡长江,就再次对各路敌军进行调整部署,重编序列,委以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云南王”龙云为第二路军总司令,任命中央军薛岳为前敌总指挥,下达在川滇黔三省接合部对中央红军形成新的包围部署,企图把中央红军消灭在川滇黔三省接合部。

几十万敌军气势汹汹大举向中央红军扑来,中央红军集结扎西、大河滩一线及其附近准备作战。

在此严峻的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 2 月 6 日至 10 日,连续 5 日分别在大河滩庄子上、扎西镇江西会馆召开会议。总结土城战役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讨论通过张闻天受遵义会议指定起草的《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决定政治局常委毛泽东、张闻天、陈云均到中央红军各军团干部会议中传达《决议》精神。会议还根据敌情的变化和周恩来、朱德及其他同志的发言,特别是充分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对中央红军的战略方针和目前的行军线路进行调整,作出放弃北渡长江的计划,回师东进、二渡赤水、重占遵义,在川滇黔边创造新苏区根据地,组建中共川南特委和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的战略决策。会议还作出对中央红军进行精简、缩编、轻装、扩红,批判了原来那种甬道式搬家的做法。会议还研究了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问题,并对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和红二、六军团的战略和组织问题作出指示。

进驻扎西的中央红军纪律严明,红军宣传队走街串巷,用标语、歌曲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打土豪,分田地”“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的标语格外醒目。公审处决残害欺压百姓的团首肖尊武,使扎西人民扬眉吐气,欢心喜悦,他们领回了红军打土豪没收来的粮食、布匹、盐巴和毛边猪肉。3000 多扎西青年踊跃参加红军,涌现出了母送子、妻送郎的感人场面。参加“围剿”中央红军的滇军官员叶天荣也投奔了红军。他感言:“中国的出路在于共产党、在于朱毛红军。”

然而,如何突破敌军重围的严峻形势依然摆在红军将士的面前,红军不得不迅速做出反应。

在敌军摸不清意图,处于扑朔迷离之际,右翼队红五、红九军团已出色完成了佯攻镇雄,掩护主力红军“回兵黔北”的任务。中央红军 5 日内连克桐梓、遵义,再次攻占了遵义城,击溃黔军王家烈部 8 个团、国民党中央军吴奇伟部 2 个师,缴获枪支 2000 余支、俘敌 3000 余人,取得了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

可以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威信扎西,成了党中央第一代领导核心领导党和红军实现第一次伟大历史转折的指挥部,推动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新阶段。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经过史诗般的革命洗礼,扎西这片红色土地,因为有了革命先辈不畏艰难、坚韧不拔,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的引领,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在这里,人们看到了用时间、生命与信仰铸就的永恒美丽,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与希望。

来源:中共昭通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作者 翟昭明  

播音/录制 :杨洋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红色故事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