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红色·走进赤水㊼|赤水行记之十一:四渡赤水

 2020-08-24 10:36  来源:昭通新闻网


8月23日,采访团结束了赤水市的采访,前往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太平镇。出黔入川,必须经过赤水河。如果按照河流的流向,到了赤水,离泸州距长江已经很近了,但根据采访的安排,我们是先完成毕节、遵义的采访,再转战四川。去太平古渡,我们还得从赤水河的下游往回走,等于又走了一次元厚和土城,再渡过赤水。这种路线,有点当年红军二渡、四渡赤水的感觉。

让我最为高兴的是,我们今天的采访团成员全部集中,在太平渡口胜利会师。按照方案,我们是以昭通日报社派出的记者牵头,从源头起,走遍赤水河全程。在执行中,遵义日报最先提出走全程的意愿,到了镇雄,毕节日报也提出一起走完全程。泸州日报呢,因为这段时间川江抗洪防汛任务非常艰巨,就按照原来的计划,在泸州境内与我们会合,共同完成最后的行走与采访报道。在行进过程中,出了点小插曲,毕节日报的刘燎主任有急事,高大涛记者因小孩生病,均没有参与“感恩红色·走进赤水”三省四市媒体赤水行生态文明建设(遵义段)的集中采访,而是派王韵、张媛媛二位美女记者参加。但刘燎主任坚决不放弃对赤水河的拥抱与眷念,当他处理完家里的急事,于今天上午义无反顾地赶赴古蔺县太平镇,与大部队会合。至此,采访团全体成员全部到齐,正式参加采访报道的记者达20人,如果加上三省四市县市区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参与报道的记者达30余人。

今天的采访主题是围绕红军二渡赤水、四渡赤水的故事展开,也还有采访太平镇九龙村的脱贫攻坚事迹。我回想这次走进赤水,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韩正副总理对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也是学习红军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获取参与新时代伟大长征的思想和动力的具体行动。这层意思,都源于毛主席指挥的著名战役——四渡赤水。

我想,这是发自我们内心的期盼。

因此,今天,我想把这些天来在赤水河边学习瞻仰红色文化的片断整理一下,让读者对当年红军四渡赤水有个粗浅的脉络。

实际上,红军当年的长征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白色恐怖和“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之时,决定了红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于都等地出发,初步计划是到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江西距湘西不远,所以,中央红军出发之时,好像搬家一样,把所有能带的东西都带上了,但这直接影响到部队前进的速度,也增加了被敌人包围杀伤的危险,当红军经过广西界首突破湘江之时,红军遭受出发以来的最大失利,8.6万红军锐减到3万人,湘江血流成河,惨不忍睹。在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下,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想要实现,更是困难重重。党和红军再一次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关头,有谁能拯救党和红军?

这时候,毛泽东站了出来。1934年12月12日,在湖南通道,表达了改变行军路线的想法,1934年12月18日,在贵州黎平,决定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进一步建议率领红军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1935年1月1日,红军到达猴场,会议进一步确定了黎平会议精神,为遵义会议的召开打下了基础。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党中央和中革军委在遵义召开会议,决定增选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取消“三人团”,仍由中革军委主要负责人朱德、周恩来指挥军事,周恩来为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会议制定了红军以后的任务和战略方针,决定北渡过长江,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地区建立根据地。这是中国的历史拐点,是我党我军在生死关头作出重要决定的里程碑会议,确定了下一步行军的方向,并加强了党中央的领导,开始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中央红军总司令部令旗一挥,大军往北。只过了一个多星期,大军到达习水县土城镇。这时,前有川军潘文华部在长江南岸布防,后有郭勋琪的追兵。为了打击敌人嚣张的气焰,中革军委决定,在土城的青杠坡一带,利用有利地形教训一下尾追的敌人。于是,1935年1月28日凌晨,青杠坡战斗打响了。战斗进行的方式与预想的有些不一样,原本是一场口袋战,因郭旅识破了红军的意图,没有进入包围圈,改由温水追击反包围。于是,土城战斗变成了一场红军的攻坚战。战斗进行了大半天,双方分别阵亡3000余人,死伤3000多人,当天下午,红军截获了敌军的电报,才知道对方阵容强过红军,于是,中革军委在土城的指挥部召开战时政治局会议,决定放弃进攻,渡过赤水河,向古蔺和威信扎西一带集结。从此,揭开了“四渡赤水”的神奇篇章。

或许,后来的事实,大家都很知道与熟悉了。我这里,简略记述一下四渡赤水的时间和地点。

1935年1月29日,红军从习水县土城、猿猴渡(今元厚渡口)渡过赤水,进入川南,并于2月5日至10日,进入威信在扎西召开扎西会议,对部队进行缩编。

1935年2月18日至20日,红军从太平渡、九溪口、淋滩、二郎滩二渡赤水。其中,从太平渡口渡河时间为18日至20日。并在娄山关取得大捷,2月28日,重占遵义城。

1935年 3月16日至19日,红军经过鲁班场战斗,迷惑敌人,从茅台三渡赤水。

1935年3月21日至22日,红军在迷惑蒋介石之后,从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口四渡赤水,回师东进,离开川南,重入黔北。

四渡赤水的时间就这样简单做了交代,但你知道,在这场战役中,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吗?

其一,一渡赤水后,红军长征到达云南威信县扎西境内,除了虎视眈眈的敌情, 还有下一步的行动方向。但还有更为主要的,一是党中央领导权的更替,由洛甫(张闻天)代替博古,虽然是1935年2月5日,但这个交权的会议是在什么地方召开的呢?

其二,红军长征到了扎西,除了短暂的休整,决定组建川南特委和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建立根据地,但红军前进的方向又在哪里呢?

其三,红军从1935年2月10日,决定二渡赤水,攻占娄山关,重占遵义后,下一步的行动方向,是向东至湘西,会合二六军团,还是由黔西北入川,向红四方面军靠拢?

其四,1935年3月12日,苟坝会议解除了红军凡进军必须经政治局会议讨论的机制,决定成立以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后的新三人团,对红军的指挥有些什么直接的影响?

其五,1935年3月16日至17日,中央红军打了鲁班场战役,3月19日从茅台三渡赤水,进入古蔺和川南,对整个战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其六,1935年3月21日至22日,中央红军从太平渡等地四渡赤水,完成了战略大转移,这其中体现了毛泽东同志的哪些军事战略思想,这对中国革命史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答案肯定是有的。

当中央红军在1935年4—5月,佯攻贵阳,威逼昆明,从皎平渡渡过金沙江,过大渡河,夺泸定桥,懋功会师,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三军胜利会师,所有的答案已经揭晓。

此时,处在红军二渡和四渡赤水的地点,我们的心情是复杂的。这两次的渡赤水河,是胜利之渡,是成功之渡,我们无比欣慰、无比自豪。但想起一渡之无奈和三渡的苦心,我们激情澎湃,当我们听着四渡赤水博物馆杨平同志的讲解,我们的心又追逐在那个充满硝烟的岁月,还有古蔺县委宣传部的何继端副部长的精心安排,让我们再走一走赤水河,再走一走85年后,赤水河人民沿着红军的足迹,继承红军的一往无前、誓死如归、战天斗地的精神,用自己的行动捍卫赤水河的绿水青山,在脱贫攻坚和即将进入的乡村振兴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我就感觉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在我们这一代以及今后的下一代身上不会迷失,这是我们建设长征主题文化公园以及加强赤水河流域生态治理所应该起到的作用。

红军四渡赤水战役不仅记载于世界军事史,更记录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永不磨灭。

作为一个记者,作为三省四市的媒体人,我们经过重走红军长征路,领略四渡赤水的神奇,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与智慧,在脱贫攻坚总决战的今天以及即将开启乡村振兴的明天,我们从中得到无穷的力量,也增强了进一步增强新闻工作者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信心,我们觉得是值得的,而且,作为赤水河边的一分子,作为赤水河的儿女,我们感到无比的幸运与自豪。

明天,我们还将沿着赤水河,去追寻美酒河的芬芳,去目睹美景河的美丽,我想,或许还有更多的精彩在等着我们。

(昭通日报社副总编辑 曹阜金)

审核:彭念敏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彭念敏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赤水源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