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托起朝阳 筑梦未来 ——昭阳区多措并举护航留守儿童暑期生活侧记

 2025-07-30 20:28  来源:昭通新闻网

暑假本是孩子们放松身心的快乐时光,但对于昭阳区许多留守儿童家庭而言,如何安置孩子却成了一大难题。今年暑期,昭阳区整合政府、学校、社会等多方力量,在全区13个乡镇(街道)开设20个托管服务点,为2552名留守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兴趣拓展、安全教育等全方位服务。

从书声琅琅的校园到墨香四溢的社区课堂,从活力四射的体育赛场到妙趣横生的手工坊,一个个精心设计的托管班织就了一张“关爱网”,让孩子们的暑假既安全又充实。

从“看护难”到“放心托”

7月15日清晨,永丰镇中心小学的操场上传来阵阵欢笑声。200余名来自虹桥社区易地搬迁安置点的孩子,正和志愿者一起练习武术操。“孩子以前放假只能在家看电视,现在学校托管班有作业辅导还有手工课,老师负责,孩子开心,我们在外打工也安心。”家长李文琼的一番话,道出许多留守儿童家庭的心声。

虹桥社区的3300名居民中,超七成青壮年外出务工。永丰镇中心小学校长王选华介绍,今年该校托管班接收307名学生,三分之二的为留守儿童。“我们按年龄分班,每天安排6小时活动,志愿者全是大学生,孩子喜欢,家长认可。”

这样的场景在昭阳区已成常态。洒渔镇143名儿童参加“学业+兴趣”全托班;乐居镇设置多个校点实现“就近入学”;青岗岭回族彝族乡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课程……全区托管服务坚持“公益普惠”原则,采取“财政补贴+社会捐助”模式,既解决家长后顾之忧,又让孩子收获成长。

小课堂里有“大天地”

“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不在道路上嬉闹、远离车辆盲区!”7月15日,昭阳交管大队在守望回族乡的交通安全课堂上,孩子们争相抢答,用情景模拟教避险,孩子们记得更牢。

       聚焦留守儿童全面发展,昭阳区精心设计“托管+”课程体系:既有学业辅导、兴趣拓展,也有安全自护、心理健康等内容,旨在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视野,同时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环城北路社区的书法课上,10岁的汪克钰写下“感恩”二字赠予爷爷奶奶;乐居镇组织观看红色电影,厚植家国情怀。云南农业大学志愿者在马贵闸社区推广普通话,通过绕口令比赛激发学习兴趣;永丰镇开设阅读角,培养终身阅读习惯。
      洒渔镇的篮球赛、永丰镇的武术操,让孩子们在运动中释放活力。翰博书院的国画课上,墨荷跃然纸上;群团“联盟”赠送画具,点燃艺术梦想。手工课堂上,孩子们用扭扭棒制作笔筒,体验劳动创造价值的快乐。

环城北路社区党支部书记李玲说:“以前孩子们暑假要么玩手机,要么无人看管,现在有了政协组织的文化课堂,家长放心,孩子开心,社区也添了书香。”

“我们拒绝‘看管式’托管,而是打造多元成长平台。”区政协相关负责人说。在政协牵头的“暑期有‘伴’”活动中,48名儿童系统学习书画,企业家的爱心捐助让文化传承有了新载体。

守护成长共画“同心圆”

傍晚时分,马贵闸社区的“家长夜校”座无虚席。屏幕上播放的防溺水警示片让家长叶女士深受触动:“以前总觉得河道不远没关系,现在才知道危险就在身边。”

暑期是留守儿童安全事故高发期。昭阳区构建“家庭+学校+社会”联防机制,交管部门开展“一老一小”交通宣传;托管班常态化演练消防逃生;社区干部每日巡查危险水域。永丰镇配备心理咨询师,通过沙盘游戏疏导情绪;乐居镇设置“悄悄话信箱”,及时解决成长烦恼。学生志愿者结对帮扶;群团组织送去书包文具;政协委员认领微心愿,让关爱更精准。

走访昭阳区各托管班,孩子们的笑脸是最美的风景。从“没处去”到“有玩处”,从“无人管”到“学得好”。托起朝阳,照亮梦想,昭阳区的实践证明:只要用心用情,就能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记者:莫娟 文/图

一审:苏 燕  一校:莫 娟  二审:郭 倩
二校:胡远松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苏 燕  一校:莫 娟  二审:郭 倩
二校:胡远松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昭阳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