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的祖国征文作品选|书信·电话·微信

 2019-08-10 23:09  来源:昭通新闻网

“20世纪70年代信壳子,80年 代摇把子, 90年代座机子, 21世纪鼠 标子,如今微信子。 ” 这是咱老百姓对 我国通信事业发展的形象总结。这些通俗的语言,真实地道出了人民群 众对生活变化的切身感受。

1978年的春天,我怀着激动的 心情跨入省城大学校园。首次出远 门,离开父母姊妹,思念之情时时萦 绕于心。刚到校时,花了几个晚上分 别给父母、亲戚、同学写了好几封信, 介绍了学校及学习情况。信一寄出, 我就天天盼望回信。半个多月过去, 终于等来父母的第一封回信。我如 获至宝,把信看了一遍又一遍,小心 翼翼把它压在枕头下,晚上临睡时还 要取出来欣赏一番。随后,又分别收 到亲戚、同学们的回信,乐得我合不 拢嘴。如果信件寄出去,二十多天收 不到回信,我便忐忑不安,总是担心 家里发生了什么状况。

大学4年毕业后,我被分在县城机关工作,那时我们单位还无电 话,需要用时即到隔壁单位借用。 一天,只听隔壁单位有人喊道:司法 科有电话,快来接!我慌慌张张跑 过去,用颤抖的手拿起话筒,心里 “怦怦”直跳。由于太紧张,竟听不 清电话里说些啥,更不知如何回答 ——这是平生第一次接触电话,不 知怎样与对方交谈,手一哆嗦电话 落了地。过了几年,赶上单位撤换 新式电话机,通信较以前更方便一 些,我使用座机电话也更熟练了。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城镇 电话的日益普及,我家也安装了座机 电话,我彻底告别了 “飞鸿传书”的时 代。与亲朋联系均用电话,双方的情 况分分钟就知道。过了几年,嫌座机 电话不大方便,又重新购置手机,不 管走到天涯海角,随时随地都能联系 对方,生活中已无距离之隔。

进入21世纪,电脑悄然进入寻 常百姓家,从事文案工作的人们不用成天伏案“爬格子”,若有文稿资 料需要准备,坐到电脑桌旁,只消在 小小键盘之上,像弹奏钢琴一样, “滴滴答答”敲打一番,一篇稿子便 轻松搞定。那时,两个孩子分别就 读中、小学,学校号召“普及电脑从 娃娃抓起”,好些人家买了电脑。在 孩子们的一再请求下,我们家里也 买了电脑。那些年,只要网费一交, 天南海北的人都能与你对话聊天; 国内国际发生的大小事件,半天之 内就已知晓。若有兴致,还可在上 面写诗作文,小小鼠标轻轻一点, 秒 秒钟就把稿子“寄”到千里万里之外 的编辑部,几天之内就能网上见到你 的发表文章。十多年过去,笨重的台 式电脑先后被 “笔记本” 、 小手机轻松 替代。不分时间、地点,你都可用小 小智能手机办公、购物、谈生意;与远 在国内外的同事、朋友、亲戚聊天、 商 谈,对方音容笑貌就在眼前。 (作者:马仲全  系大关县史志办退休干部)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文学 70周年 见证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