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8 11:18 来源:昭通新闻网



近年来,彝良县锚定“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带动各族共富”目标,将天麻产业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聚焦天麻“两菌”培育、良种繁育、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和多渠道销售等关键环节,全链条推进天麻产业提质增效,让各族群众深度融入产业链、共享产业增值收益。
优种稳植强根基
筑牢共富“压舱石”
彝良县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切入点,从源头破解天麻产业发展瓶颈,持续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根基。一方面,投入3500余万元建成大桥“两菌”厂,盘活闲置资产打造李子坪等10余家“两菌”生产基地,推动全县“两菌”年产量达700万瓶,自给率超60%,有效降低了农户的种植成本;另一方面,建成小草坝天麻研发中心,划定5000亩乌天麻野生种源保护区和1050亩良种繁育基地,新建2300余平方米的标准化、智能化温室育种大棚,年繁育天麻良种100万斤以上,实现良种“集中繁育、统一供种”。
为让产业红利更好地惠及群众,彝良县创新建立“721”利益分配机制:农户通过销售天麻、就近务工、土地流转获得的收入,占产业链总收益的70%;龙头企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通过产品收购、组织加工销售获得的利润占20%;村级集体经济公司通过协调土地流转、组织种植采挖、对接企业供货获得的收益占10%。这一机制切实让各族群众在产业发展中“有活干、有钱赚”,有力推动了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精深加工延链条
激活产业“新动能”
通过“引进+培育”双轮驱动,彝良县积极与好医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种业有限公司、昭通市鑫水月商贸有限公司等23家天麻产业龙头企业开展合作,推动天麻产品从“鲜品售卖”向“多元加工”升级,成功开发天麻饮料、天麻蜜片、天麻酒、天麻牙膏、天麻面膜、天麻面条等系列产品。2024年,加工类产品销售额突破1亿元。
与此同时,全县培育90余户天麻初加工主体,2024年加工鲜天麻2350万斤,初加工产值近19亿元,其中年销售额超1000万元的初加工主体达13家,产业链附加值显著提高。
“小草坝天麻个大饱满、半透明、质实无空心,是云南天麻的优质代表!”在昭通定风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厅,电商部总经理陈建林正通过直播间向全国消费者推介小草坝天麻。2024年,该公司累计收购670户农户的140万斤鲜天麻,有效解决了群众“卖天麻难”的困境。天麻加工旺季期间,公司还提供30余个稳定就业岗位,人均月工资4000元。“每年能在这里务工6个月,既能补贴家用,又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我很满足。”小草坝镇金竹村村民黄启凤笑着说。
多渠道销售卖好价
拓宽增收“致富路”
彝良县积极融入国家、省、市发展大局,不断完善天麻产业配套设施与品牌体系:建成小草坝天麻国际交易中心、天麻科技示范园及全国首个天麻博物馆,搭建起天麻产品质量溯源系统,“彝良天麻”区域公共品牌已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受理,累计成功申报云南省“定制药园”5个、云南省“十大名品”1个,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为满足产业发展资金需求,彝良县对接金融机构推出“天麻贷”“惠农贷”等专项产品,每年发放贷款2亿元扶持天麻经营主体。5年来,累计为1.4万余户农户发放贷款10.2亿元,有效缓解了种植户和加工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大力培育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推动347家小草坝天麻经营主体入驻各大电商平台。2024年,线上销售鲜天麻超5000吨,占全县鲜天麻销售总量的75%,线上销售额超5亿元,让彝良天麻“走出大山、卖向全国”。
如今在彝良,无论是天麻的种植、加工还是销售,各族群众共居共事共乐,在频繁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情感认同与文化认同,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以天麻为媒,彝良县正带领各族群众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让一个个小小的天麻,铺就通往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
通讯员:李安林 杨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