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6 18:04 来源:昭通新闻网



在威信县的青山绿水间,一条条精心设计的研学路线,将红色会址、民族村寨与自然风光串联成珠,绘就出一幅生动的民族团结进步画卷。
近年来,威信县创新推出“研学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模式,以“学院+教学点+青少年教育”多层次平台为载体,推动各族干部群众在沉浸式体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起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广泛共识。
以学院为平台 上好“思政课”
威信县全力支持云南扎西干部学院扩容提质、创新发展,顺利完成学院二期工程建设,并通过中组部办学质量评估,成为全国72所党性教育干部学院之一。依托这一重要平台,结合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定位,威信县系统开展抓党建促民族团结进步、抓党建促农村宗教治理、全科网格“红黄绿”服务管理等专题培训,并开辟水田镇湾子苗寨、双河乡垕房、罗布镇丁家坝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现场教学点。2018年以来,累计培训党员干部6万余人次,有力增强了党员干部促进民族团结、服务群众的使命担当。
以教学点为载体 上好“实践课”
依托扎西会议纪念馆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以及扎西会议会址、扎西红色小镇等资源,威信县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通过数字化升级,打造“红色扎西”研学品牌;“重走长征路”沉浸式体验项目,运用动态地图、交互屏幕等科技手段,让历史变得可触可感、生动鲜活。各族干部群众在追寻红色足迹、体验多彩文化的过程中,深刻感悟革命精神,筑牢家国情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青少年为重点 上好“传承课”
威信县紧扣“学红、讲红、唱红、演红、书红”五大主题,常态化开展诵红诗、走红路、观红影、唱红歌、写红联、绘红图、听红史、读红书、讲红事、做红娃“十红”活动,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通过跨区域合作打造的“乌蒙石榴红”主题研学品牌,青少年们在“行走的课堂”中聆听历史故事、体验民族工艺、共跳团结之舞。这种“边走边学、寓教于行”的模式,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悄然生根、茁壮成长。
通过搭建多元融合的研学平台,威信县将红色基因、民族风情与时代精神深度融合,不仅打造出一系列生动的“融合课”,还探索出了引导各族群众增强“五个认同”、坚定团结奋斗信念的实践路径。这片红色热土,正以新时代的实干与创新,持续书写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崭新篇章。
通讯员:姜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