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党的建设 | 从山岚深处到产业热土 ——盐津水平村蝴蝶谷的“千万工程”蝶变记

 2025-10-26 17:53  来源:昭通新闻网

乌蒙山风轻拂白墙黛瓦,一泓清泉倒映错落新居。清晨的盐津县柿子镇水平村蝴蝶谷,在黄桃与蜂糖李的清甜果香中苏醒,硬化的产业路如银练般蜿蜒山间。这幅徐徐铺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是“千万工程”在盐津大地落地生根的生动注脚,更是当地以党建为引领、党员群众齐心奋斗的丰硕成果。

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水平村蝴蝶谷的蜕变,始于对乡村振兴机遇的精准把握,成于基层党组织的有力领导。当地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千万工程”为总牵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围绕基础设施、特色产业、人居环境三大核心,系统性推进乡村建设。近年来,在村党总支的统筹协调下,总投资超千万元的系列惠民项目相继落地,为蝴蝶谷的蝶变筑牢了根基、注入了强劲动能。

道路先行,打通振兴“动脉”

发展之路,交通为要。建设初期,柿子镇党委便根据水平村实际,成立党员攻坚专班,以道路建设为突破口,同步推进乡村风貌整治。随着美丽乡村项目推进,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下,3.8公里道路硬化工程顺利完工,彻底将核桃坪村民小组昔日的“产业断头路”变成了通山达户的“致富坦途”。“路通了,农资进山、山货出村快多了,运输成本也降低了很多!”水平村相关负责人朱加乾感慨,这条由党组织带领群众共同打通的道路,早已成为撬动产业发展的关键支点。

宜居提质,勾勒乡村新画卷

既要“里子”扎实,更要“面子”亮丽。水平村坚持“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按照“适地适树”原则,种植经济苗木1000余株,新增绿化面积410平方米;在主干道及重点区域增设路灯40盏、垃圾桶30个,让乡村既有“颜值”更有“温度”。同时,通过实施104户房屋亮化、庭院治理,打造6组文化墙与景观小品,将乡土风情与现代美学相融,勾勒出独具特色的乡村风貌。

民生为本,夯实幸福“底色”

蝴蝶谷的打造,始终以提升村民幸福感为核心。村党组织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针对村民关切的用水、排污等问题,精准施策,扎实推进“厕所革命”,累计完成210户污水治理、20户庭院环境提升,从细微处改善群众生活品质。从道路硬化到环境美化,从设施完善到服务升级,每一项举措都瞄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筑牢了幸福生活的“根基”。

产业赋能,筑牢振兴“硬支撑”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在村党总支的引领下,如今的蝴蝶谷,产业发展多点开花:1000平方米冷水鱼养殖区清泉潺潺,660平方米竹艺工坊拔地而起,490米滨水就业孵化长廊为群众搭建起创业就业新平台。更令人期待的是,300亩观光采摘农业基地已纳入规划,未来将形成集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此外,党组织牵头成立的产业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了“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良好局面。

“以前想都不敢想,家门口能有鱼塘、工坊!现在路通景美,挣钱的门路也多了,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村民魏传刚的笑容里,藏着家乡蝶变带来的满满获得感。

暮色渐浓,盏盏路灯如星辰点亮山野。竹艺工坊里,传统手艺正孕育着现代转型;黑眼溪畔,果苗在晚风里舒展枝叶。这幅“形神兼备”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在乌蒙山的绿水青山间,奏响共同富裕的奋进乐章,展现着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通讯员:万晓艳 肖义 陈继冬 文/图

一审:孔 竣  一校:万晓艳  二审:马 丽
二校:龙 萍  三审:聂学虎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孔 竣  一校:万晓艳  二审:马 丽
二校:龙 萍  三审:聂学虎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党建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