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10-14 09:27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鲁甸县龙头山镇沙坝大桥桥头已是车流如织。路旁的小院绿意盎然,村民张兴会推开院门,悉心浇灌着门前的绿植。“以前车子一过尘土飞扬,现在路美了,我家的小院也成了一道风景线。”简单的话语,正是龙头山镇绿美建设成效最生动的写照。
为进一步满足群众对宜居环境和宜业条件的需求,龙头山镇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生态与民生共赢”的理念,在鲁甸公路分局的支持下,历时4个月精心打造了一条集生态、景观、文化、民生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绿美公路。这条公路全长12公里,东起沙坝大桥,西至牛栏江大桥,曾经裸露的边坡已被层层绿意覆盖。1.5万余株鲜艳的一品红、200株新植的景观树、1200平方米的绵延草坪,让道路两旁生机盎然。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榕树与蓝花楹相间而立,虽新植未成浓荫,却已展露出蓬勃朝气。
“这条路的美,才刚刚开始。”龙头山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树木日渐茂盛,这里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将会更加显著。”未来,榕树将撑起一路绿荫,蓝花楹绽放如紫色云霞,边坡花草也将随四季更迭,织就一幅流动的风景画卷。
这条路不仅绿意盎然,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沿线巧妙融入了“朱提之源、千年银都”的文化内涵和龙头山镇的感恩奋进精神——在甘家寨隧道出口等特色路段,设置了停靠点、观景平台与彩虹步道;200平方米的文化创意墙绘,以斑斓色彩讲述着本土故事;112米防滑彩色路面的铺设,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增添了几分趣味,让游客在鲁甸19.9℃的清凉中,真切感受“车在景中行,路自绿中延”的诗意。“路更好了,风景也更美了,我们边走边玩,特别惬意。”来自成都的游客竖起大拇指称赞道。
龙头山镇绿美建设的细腻笔触并不止于绿美公路,它已延伸至镇域的各个角落。通过争取社会资金120余万元,全镇栽种了黄杨木桩、红叶石楠、蓝花楹等树种1万余株,三角梅3万余株,惠及沿线7个村(社区)2.2万余名群众。从进镇入村主干道修剪整齐的绿化带,到朱提银文化馆、鲁甸地震纪念馆周边及居民区焕然一新的“微景观”,这份“绿美”不仅体现在花草树木的繁茂生长,还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增强了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以前晚上就在家里看看电视,现在都爱出来走走,看看花,心情也敞亮了。”正带着孩子散步的骡马口社区居民余朝安笑着说。
为守护好这份来之不易的绿意,龙头山镇探索建立了“党员分段负责、专人管护、群众参与”的长效管护机制,明确管护责任主体,配备专职绿化管护员10余名,定期开展修剪、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同时,积极引导沿线村(社区)居民参与门前绿化区域的日常维护,将爱绿护绿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营造共建共管共享的良好氛围,确保绿美风貌常驻常新。
通讯员:马祎 田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