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9-11 11:15进入9月,威信县旧城镇2.3万亩水稻迎来收割季。连日来,当地农户抢抓晴好天气,加紧收割、晾晒水稻,乡村田野处处呈现忙碌的秋收景象。
近日,笔者走进旧城镇文兴村,金色的稻田里机声隆隆,当地一家农机合作社的多台水稻收割机正在田间穿梭作业。收割机驶过,稻穗被快速卷入,留下整齐的稻茬。在一旁等待的农户,正准备将装满口袋的脱粒稻谷运回晒场晾晒。
“以前人工收割20亩水稻,需要6个人干两三天,现在只需1台收割机1天就能完成,而且损失率更低。”正在现场协调作业的威信县鸿运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杜强介绍道。机械收割不仅效率高,还能将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远低于传统人工收割的损失率。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机械收割,今年合作社接到的订单比去年增加了三成以上。
距离收割现场不远处,文兴村小学宽阔的操场成了附近村民临时的稻谷晾晒场。三轮车运来的新收稻谷被均匀摊开,宛如一块巨大的金色地毯。阳光洒在稻谷上,泛出耀眼的光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稻香。村民赵兴会和大伙儿一起,正拿着木耙来回翻动稻谷,确保充分晾晒。“最近天气好,晾晒两三天就能储存了。”赵兴会抓起一把稻谷,笑着对笔者说。她家今年种了5亩水稻,预计可收获2000公斤稻谷,按往年每公斤6元的价格计算,能收入1.2万元。“我们种的是农业农村部门推广的优质品种,产量不低,口感也好,一部分自己吃,其余的可以出售。”赵兴会说,旧城镇光热充足,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产出的大米很受欢迎,在县城能卖到每公斤7元。
今年旧城镇共种植水稻2.3万余亩。在水稻生长关键期,威信县遭遇持续阴雨天气,给水稻生产带来一定影响。“针对雨水多的情况,从7月开始我们就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户做好排水防涝工作。”旧城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罗杰表示,通过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等方式,有效帮助农户科学应对不利天气,降低了灾害带来的损失,今年的水稻收成较往年仍有所增长。“原本担心雨水影响收成,但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产量反而比往年提高了一成左右。”文兴村党总支副书记叶昌敏说。
目前,旧城镇水稻收割工作正有序推进,收割面积超过一半。金黄的稻谷堆满粮仓,承载着农户丰收的希望,一幅美好的丰收画卷正在旧城镇的大地上徐徐展开。
通讯员:许 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