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网
2025-09-11 09:36近年来,镇雄县以开展“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试点工作为契机,推动构建以园区为龙头、车间为依托、工坊为载体的返乡创业就业承载平台,全县近10万人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
聚焦“百亿目标”,搭建平台育产业。围绕发展壮大资源经济,坚持以资源换产业、园区聚产业、实体强产业,发挥全县10.2万五金工、9.8万缝纫工、2万余名能人老板的人力资源优势,以构建1个千亿级磷基新材料,5个百亿级煤电能源、绿色食品、纺织五金、商贸物流、文旅康养的“1+5”现代产业体系为主攻方向,按照“建设一个园区、形成一条产业、带动一方致富”的思路,建成呢噜坪纺织服装产业园、以勒五金高新产业园、赤水源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镇雄亿联国际商贸城4个可分别容纳万人以上就业的产业园区,探索采取1个园区企业带动N个车间、1个车间带动N个家庭工坊、1个车间带动N个集体经济组织的3个“1+N”发展模式,累计招引42家企业入驻园区实现集聚发展,培育“家门口的务工车间”44个、创业工坊1340个,搭建起“园区+车间+工坊”的返乡创业就业承载平台,推动产业发展成形起势,全县务工车间、创业工坊呈现“星星点灯、遍地开花”的格局。
群众正在车间接受培训
围绕“十万主体”,创新政策助企业。强化招商引资,通过“一把手”招商、乡情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外出招商12次,招引龙升誉城、巨成门业、上海百年传奇等企业入驻发展。强化政策扶持,出台通用设备租赁方案和物流补贴方案,入驻园区的企业可采取融资租赁或经营租赁的方式租用通用设备,按照不超过实际支付费用的60%给予企业物流补贴,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在用好用足“云岭创业贷”“税费减免”等政策基础上,创新出台贷款6万元、全额贴息6年、吸纳5人以上就业奖补3万元的“633”创业贷款扶持措施,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7亿元。强化驻企服务,建立并落实1名县级领导挂联、1个部门主要领导坐诊、1个服务专班跟进的“111”联系服务企业机制,32名挂联县级领导累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用工、融资等问题60余个,助推全县9.6万户市场主体持续健康发展,有效吸纳群众直接就业或带动群众间接就业。
镇雄县以勒五金高新产业园门窗生产车间,工人正在进行组装作业
依托“万人园区”,健全机制促就业。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依托4个“万人园区”和车间工坊,把市场化与组织化结合起来,健全闭环管理和精准服务机制,促进群众在家门口充分就业。坚持市场化运作,构建“2+1+2”人力资源服务模式,即:县级成立1家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和1个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乡级成立1个就业服务中心、村级成立1个创业就业服务站和1个集体经济劳务公司,建成“昭·就业”连锁超市16个、“零工市场”2个,以市场为导向推动创业就业。坚持组织化推动,依托47个在外流动党员党组织、5个驻外劳务输出工作站和262个村级党组织,健全完善一套监测预警体系、开展内外双线摸排、实行“红黄绿”三色动态管理的“123”劳动力监测机制,实现劳动力从动态摸排、推送岗位、就业闭环管理。坚持精准化服务,落实“1次政策宣传、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技能培训”的“1131”就业帮扶措施,完善职工食堂、职工宿舍、儿童之家等配套服务,帮助务工群众子女协调解决城区学位93个,确保群众稳定就业。目前,全县返乡创业就业达10万余人,“劳务经济”正向“归雁经济”转变。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