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昭阳经开区:以“三度服务”筑营商沃土 为产业升级注澎湃动能

 2025-09-09 22:07  来源:昭通新闻网

近年来,昭阳经开区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 “核心引擎”,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创新服务模式、健全保障机制、提升服务质效,以“办事有速度、服务有温度、发展有力度”的“三度服务”品牌,打造投资兴业 “强磁场”,为园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今年上半年,昭阳经开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44.3亿元、同比增长4.8%,工业增加值84.82亿元、增速1.9%,预计营业收入完成370亿元、增速2%。    

速度先行:“上门问 + 全代办”,让审批效率 “跑” 起来 

为破解企业办事“多头跑、反复跑”难题,经开区推行“三上门”服务机制 —— 事项“上门”收集,定期深入企业梳理行政审批需求,以清单式“一次性告知”明确材料要求;审批“上门”代办,安排专人对接政务服务部门,全程跟踪办理流程,遇需补充材料时即时上门沟通;结果“上门”送达,与政务服务系统建立闭环联动,办件完成后第一时间送件至企业。通过“三上门”服务,已为安徽旭合、上海友升、中新惠农等19家企业办理项目备案、公司注册、施工许可等行政审批事项68项,将“企业跑”彻底转变为“园区跑”,平均缩短审批时限50%以上,以高效服务为项目开工投产按下“加速键”。 

温度暖心:“主动问+专班办”,让企业难题“解”到位

“无事不扰,有呼必应”是昭阳经开区服务企业的核心准则。为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经开区构建“三机制”服务体系:通过定期走访、企业服务QQ群与微信群,建立诉求畅通机制,实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堵点难点;组建以企业服务中心为核心的专班服务团队,落实“一个项目、一名处级领导、一个服务专班”全周期机制,为企业提供“一对一”专属服务;动态完善“一企一档”问题台账,实行清单式管理、销号制推进,确保问题解决 “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2024年至今,经开区累计为企业解决用工短缺、物流不畅、政策疑问等困难问题100余个;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入选各级人才计划13人,柔性引进博士2人、硕士9人,刚性引进硕士2人,新增用工200余人,以 “雪中送炭” 的贴心服务,让企业在园区发展更安心、更舒心。 


力度护航:“强配套 + 优平台”,让发展底气“足”起来 

既要 “筑巢”,更要 “固巢”。昭阳经开区围绕 “宜业” 目标,从 “硬设施” 到 “软环境” 同步发力:在基础配套上,针对“一园四片区”布局,高质量建设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同步推进绿美园区建设与零碳园区创建,打造生态宜居的发展环境;在生活配套上,箐门片区建成528套人才公寓,配套服务中心、健身房、图书室等设施,周边学校、医院、商业综合体一应俱全,切实解决企业员工“住宿难、生活不便”等问题。同时,经开区搭建 “三大赋能平台” 为企业发展添劲:“政策服务平台”配备专属 “政策专员”,梳理惠企政策并精准推送,主动帮企业对接申报流程,确保各项扶持政策精准落地;“融资服务平台”联合金融监管部门印发了《昭通市金融与园区协同对接机制实施方案》《昭阳经开区入园企业服务工作方案》等工作落实机制,打通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沟通渠道;“用工服务平台”实现 “企业点单、园区派单、求职者接单” 的精准匹配,为企业稳定生产提供人力支撑。

营商环境没有 “休止符”,只有 “进行时”。下一步,昭阳经开区将持续深化 “三度服务” 品牌建设,以更优举措、更实作风优化营商环境,让园区成为企业发展的 “沃土”、产业升级的 “高地”,为昭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 “园区力量”。


记者:唐龙泉飞 通讯员:周燚  文/图


一审:陈忠华  一校:唐龙泉飞  二审:聂学虎
二校:胡远松  三审:陈允琪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陈忠华  一校:唐龙泉飞  二审:聂学虎
二校:胡远松  三审:陈允琪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