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9-06 10:06市场主体总量突破3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60%,吸纳就业1.3万人……近年来,威信县民营经济呈现稳中有进、活力迸发的良好态势,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威信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的不懈努力。
“一方面,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让市场准入更规范透明;另一方面,大力整治涉企检查过多过频的问题,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同时,积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行动,让企业办事更快捷,并健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威信县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还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重大项目审批监管“阳光行动”和“千名领导挂千企、当好暖心店小二”活动,特别是将“局长坐诊接诉”活动升级为“县长局长会诊接诉”,创新采用“主场+专场”的活动模式,使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能够得到更高效率、更大力度的解决。据了解,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坐诊接诉”8期、“上门问诊”2期,受理14家企业的15个问题,集中办理了11件惠企实事。这种“面对面”倾听、“实打实”解难的方式,赢得了企业的广泛好评。
针对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威信县健全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累计走访经营主体超过2.5万户,累计为893户次授信,总金额达3.39亿元,实际发放贷款3.23亿元。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有效滋润了小微企业的成长。同时,建立了常态化办理企业诉求的顺畅机制,营商环境投诉平台收到的13件投诉件均已100%办结。
在一系列务实举措的推动下,威信县民营经济实现量质齐升。截至目前,市场主体总数达30857户;2024年全县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3.9%、贡献税收占比达67.1%;农业领域“种五养三”产业格局持续优化,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6家;工业领域民营企业覆盖建材、能源等多个行业;服务业领域民营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创新动能不断积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及商标专利认定成果丰硕,并有效拓宽了就业渠道,2024年共吸纳就业1.3万人。
通讯员: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