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9-04 10:03近日,中共昭通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促进“旅居人才”作用发挥的二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平台建设、政治引领、创业支持、引才激励、安居服务、礼遇保障六大维度发力,吸引“旅居人才”来昭居住生活、创新创业,推动智力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
《措施》明确将加强“旅居人才”集聚平台建设。依托乡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旅居人才”驿站,以县为单位建立“旅居人才”线上线下信息收集机制与数据库,对服务突出的驿站每年给予1万元至3万元补助;发挥昭通驻北京、成都等地招商联络处“招才引智工作站”作用,开展政策宣讲与旅游推介;引导成立旅居创客联盟等社会组织,对公信力高、效益突出的组织一次性补助2万元至5万元,符合条件的可享税收优惠。
在提升政治引领实效方面,《措施》提出,对符合条件的“旅居人才”党员,通过单独建党组织或就近纳入属地党组织等方式加强教育管理,鼓励其以志愿者、调解员身份参与基层治理;对作用显著的党组织和党员,符合条件的纳入“两优一先”表彰,各地可按规定划拨党费支持相关活动。
创新创业支持是《措施》的重点内容。昭通将盘活闲置厂房、仓库等资源,为“旅居人才”提供低成本创业环境,租用国有或集体资产可享优惠;在市人力资源产创培融合园及各县(市、区)建设创业孵化载体,提供6个月免租工位、注册代办等“零成本入驻”服务,并在市民之家开设服务通道。经认定的“旅居人才”可直接申报“兴昭人才支持计划”,个人最高获30万元、团队最高获100万元项目经费;创办科技型企业可享“人才贷”“人才投”等金融支持,符合条件的还能申领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此外,昭通还将开发教育、卫生等领域“季聘”岗位,引进“旅居人才”担任产业顾问或首席科学家,支持建立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每个分三年共补45万元),并利用避暑资源吸引“候鸟式人才”、结合“银龄人才万人计划”引进银龄教师、医师等。
为发挥“旅居人才”引才荐才作用,《措施》明确,依托昭通作家群影响力及文化创意基地,为艺术家提供免费驻留;在节假日及避暑旺季举办考察调研、专题研学等活动;对成功引才或推荐优质项目的单位和个人,选聘为“招才引智大使”并给予激励。
安居与服务保障方面,昭通将盘活闲置农房、城市存量房源,改造“旅居人才公寓”,符合条件者优先入住;为经认定的“旅居人才”发放“兴昭惠才卡”,探索建立作用发挥评价机制,对贡献突出者选聘为“旅居推荐官”“荣誉市民”,提供交通、文旅、医疗等服务,同时构建“吃住行游购娱”社区化服务体系,解决人才实际困难,并宣传先进典型,营造尊才爱才氛围。
据悉,《措施》涉及的资金支持均从昭通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旨在通过全方位保障,让“旅居人才”爱上昭通、留在昭通、建设昭通,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智力活力。
记者:陈忠华 聂孝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