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党的建设 | 闻“汛”而动 以“迅”应“汛”——镇雄县花朗乡仓上村党委抗汛救灾纪实

 2025-08-30 10:40  来源:昭通新闻网

编者按:面对近期复杂而严峻的汛情灾情,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闻“汛”而动、向险而行,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的阶段性胜利,并涌现出一批事迹感人、贡献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本版聚焦近期特大暴雨灾害救灾工作,生动展现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守护家园的责任与担当。

镇雄县花朗乡仓上村是一个拥有1087户3680人的美丽村庄。这里山峦起伏、水系纵横,每逢雨季降雨集中,易发暴雨、山洪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穿村而过的石坎河一旦遭遇强降雨就会威胁沿岸群众生命安全……

郑祖军救人途中遇险,被困9小时后获救(前排左二)。

进入防汛期,仓上村党委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以使命担当筑起防汛救灾的“红色堡垒”。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无畏风雨、向险而行,全力投入巡查排险、转移群众、应急抢险等工作中,以坚守诠释责任,用行动践行初心。

第一时间响应

7月8日23时05分,仓上村党委接到云南省预警发布中心发出的强降水预警后,村党委书记郑祖军迅速召集班子成员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执行“1262”精细化预警叫应机制,组织村组干部、“一长四员”等力量,按照“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四个一律”及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应转快转的要求,果断对临水、临崖及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实施转移安置。

党员挺身“逆行”

接到乡党委统一指令后,当晚值班的郑祖军立即通知村“两委”和村民组长按责任分区组织群众转移,并迅速驾车赶赴自己负责的大河片区。“暴雨来了,赶快起床,全部撤到双核电站!”他一路疾行、一路呼喊。该片区有4个临水村民小组共29户69人需紧急转移。郑祖军先后深入半坡、新瓦、马蝉3个组,挨家挨户敲门排查、引导撤离。在奔赴竹麻组途中,河水暴涨淹没路面,车辆被困洪流。郑祖军奋力爬上车顶,借手机微光攀上路边岩壁,脚踩岩石、手抓树藤,在被困处电话报告位置,于暴雨黑夜中等待救援。

“坚持住,我们马上就到!”接到郑祖军被困的消息,乡党委书记高贵立即带领救援队伍,携带救生衣、救生绳、强光手电等设备疾驰现场。经过4轮紧张救援,9日8时50分,在被困9个小时后,郑祖军被成功救出并送医治疗。

郑祖军的遇险经历,是镇雄县广大党员干部迎“汛”而上、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缩影,彰显了共产党员在危急时刻的使命担当。

党群齐心显力量

“水刚一退,干部们就赶来清淤了。”看到整洁的院坝,大河村民组的群众连声称赞。

7月9日清晨,全乡干部与村“两委”全员奔赴受灾小组,全力开展救灾及恢复工作。一批人清理农户家中和道路上的淤泥,保障通行;一批人对隐患路段实施临时管制,防范次生灾害;一批人逐户核查灾情,推进农作物保险理赔,最大限度减少群众损失、提振复产信心。

与此同时,水利设施、民房等重点区域的风险排查和修复加固持续开展,全力筑牢安全屏障。

社会各界的关怀也纷至沓来:镇雄县农信联社、红十字会、花朗乡本地商户等踊跃捐赠食品、药品及生活物资,及时保障群众生活基本需求,汇聚起共克时艰的强大暖流。

如今,仓上村逐步摆脱灾情影响,党群连心、合力奋斗,共同绘就灾后重建的崭新画卷。


通讯员:毛君胜 夏 晔 文/图

一审:孔 竣  一校:毛君胜  二审:童博谣
二校:沈艳琼  三审:聂学虎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孔 竣  一校:毛君胜  二审:童博谣
二校:沈艳琼  三审:聂学虎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