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8-24 11:04近日,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传来喜讯——该科室成功为一名胃大部切除术后胆管结石患者实施了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胆管结石取石术。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手术,不仅填补了昭通地区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也为患有类似复杂疾病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精细攻坚:破解“迷宫”的艰难手术
此次接受手术的是一位年近七旬的患者。多年前,患者因胃部疾病接受了毕罗特Ⅱ式胃大部切除术(以下简称“毕Ⅱ式手术”)。近期,患者因腹痛、黄疸入院,经详细检查后确诊为胆总管多发结石。
传统开腹手术对该患者而言,存在创伤大、恢复慢、术后并发症风险高等弊端。然而,毕Ⅱ式手术改变了患者原有的消化道解剖结构,导致常规的ERCP路径变得异常曲折,传统内镜难以抵达胆管开口进行操作,治疗面临巨大挑战。
面对这一复杂情况,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负责人李秀兰与内镜中心副主任夏举志迅速带领团队开展深入全面细致的术前评估。经过多次研讨,团队决定迎难而上,采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为患者实施治疗。
为确保手术万无一失,麻醉科精心制定了镇静镇痛方案,全程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保障其术中状态平稳;介入室提前备好各类抢救设备,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为手术筑牢安全防线。
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巧妙运用特殊器械,在解剖结构显著改变的消化道中精准操作。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最终顺利取出胆总管内的数枚结石,成功解除胆道梗阻。整个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症状明显改善。
硬核实力:彰显专业与担当
毕Ⅱ式手术后患者的ERCP操作,一直被公认为内镜技术领域的难点,对施术者的经验和操作技巧要求极高。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充分彰显了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在处理复杂、疑难胆胰疾病方面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拥有超2200平方米的诊疗区域,设有12个标准化检查间,配备奥林巴斯、富士、开立等国际顶尖品牌的最新型主机及高清胃肠镜、放大内镜、超声内镜等先进设备,硬件配置位居全省前列,为精准诊疗提供了坚实保障。
该团队技术实力过硬,年均完成超3万例内镜诊疗操作,涵盖常规胃肠镜检查以及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ERCP、POEM(贲门失弛缓症治疗)等高难度四级手术,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比较高。从早期消化道肿瘤的内镜筛查与根治,到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再到肥胖症内镜干预(如胃转流支架术)、内痔内镜治疗、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等特色技术,团队不断实现技术突破与创新,为患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为方便群众就医,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实行“全年无休”服务模式,周一至周日均可进行胃肠镜检查,并开通急诊内镜绿色通道,24小时接诊消化道出血、异物梗阻等危急重症患者,依托先进设备与专业团队,为全市人民的胃肠健康保驾护航。
通讯员:肖 坤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