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8-22 15:58眼下正值早熟苹果上市季节,走进昭阳区乐居镇万亩禾山苹果种植合作社的种植基地,一幅丰收画卷徐徐展开。青里透红的“华硕”“红露”苹果挂满枝头,犹如盏盏小灯笼点缀在绿叶间,空气中弥漫着沁人的果香。
基地技术员曾令龙手持修枝剪穿梭于果树间,一边仔细检查果树,一边叮嘱道:“这几天要重点防治病虫害,确保苹果品质。”这位来自江西的技术员不仅负责基地720亩果园的技术管理,去年还流转了15亩土地种植昭通苹果,成了一名地道的“新果农”。
“每年苹果丰收季,江西的亲朋好友都抢着预订,昭通苹果成了我的‘金字招牌’。”曾令龙笑着说。他的故事正是万亩禾山带动效应的生动写照——通过“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带动中河村成立5个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去年,万亩禾山产值突破2000万元,全村苹果产业总值达8000万元,绘就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振兴图景。
“我们实施全流程标准化管理,科学改造树形,推行绿色施肥,确保苹果品质。”据管理人员王开品介绍,万亩禾山坚持有机种植理念,采用人工除草、生物菌肥等绿色生产方式,所产苹果先后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
基地常年需要大量劳动力进行剪枝、授粉、疏果等精细化管护,年发放务工工资约300万元。“在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学到技术,生活很有奔头。”务工群众王安梅满意地说。这位45岁的村民曾在异地打工,如今在基地实现了稳定就业。
随着电商兴起,万亩禾山还培养本地青年开展直播销售。“去年通过直播卖出的苹果广受好评,顾客都称赞脆甜多汁。”正在果园拍摄宣传视频的赵庆芝自豪地说。
在村“两委”带领下,万亩禾山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培养村级技术员100余人、管护能手1000余人。“以前全凭经验种植,现在经过专业培训,学会了科学管护,苹果又大又甜,销路越来越好。”种植户游德祥说。他家的15亩果园通过科学管理,产量及品质均显著提升。
昭阳区秉持“扶持龙头就是扶持产业”理念,全力当好产业“服务员”。目前,中河村苹果种植户全覆盖,建成高标准示范园3000亩。“苹果产业已成为全村的支柱产业,去年总产值达8000万元。”村党委书记游光平介绍道。
乐居镇苹果产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还带动了包装、运输、销售等产业的协同发展,为村民们提供了更多稳定的家门口就业机会。
从一家普通合作社成长为产业“领头雁”,万亩禾山用一颗颗脆甜多汁的苹果“甜蜜”了千家万户,也为中河村的乡村振兴画卷绘就了最亮丽的底色。
通讯员:王秋静 严 格 冯云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