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8-08 10:23 清晨6点,天光微亮,宝藏村山脚下的竹制工坊已亮起灯光,村民李锦琴正仔细调整直播间的补光灯角度,并将刚采挖的天麻整齐地码放在电子秤上。“家人们请看,这‘鹦哥嘴、凹肚脐’的品相,正是正宗的彝良小草坝乌天麻!”手机镜头前,她专业的讲解伴着清脆的鸟鸣声传向“云端”。开播仅半小时,线上订单量就已突破百单。
正午时分,李锦琴匆匆赶到彝良县锦琴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里,10余名村民正麻利地分拣天麻,真空包装机“嗡嗡”作响。“这批订单发往上海,下午3点前必须装车!”她一边检查产品质量一边叮嘱。合作社仓库中,整齐堆放的快递箱见证着“山货出山”的奇迹——今年通过直播已销售天麻200余吨。李锦琴参加沪滇协作电商培训后,仅用2个月,直播间销售额就突破10万元,收入较传统销售模式增长10倍。
午后,李锦琴准时出现在宝藏村返乡创业园的培训教室。作为“致富带头人”,她正为10余名新学员示范直播话术:“介绍天麻要突出药食同源特性,比如可以说‘高原乌天麻,炖汤顶呱呱’……”
傍晚时分,李锦琴回到竹屋整理当日销售数据。手机突然弹出一条信息:“李姐,我今天卖出了80单!”原来是村民小姜发来的喜讯。如今,小姜带领的直播团队已扩展至10余人,青山绿水间的竹屋成了名副其实的“天然直播间”。
“从前扛的是锄头,现在握的是手机。山还是那座山,致富的路却越走越宽。”回顾创业历程,李锦琴感慨万千。2023年入驻宝藏村返乡创业园后,园区不仅提供免费电商培训和“一对一”专家指导,还落实天麻产业帮扶资金。如今,她的合作社已带动周边农户32户,实现户均年增收1.2万元。
夜幕低垂,窗外繁星点点。李锦琴在笔记本上写下新计划:开发天麻即食产品系列,打造“竹屋溯源直播”IP。她决心将天麻这个“土疙瘩”盘活成“金疙瘩”,带着乡亲们把青山绿水“播”成金山银山。
通讯员:李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