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平安昭通|暴雨中的坚守 ——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队“7·09”特大暴雨抢险救援纪实

 2025-07-30 09:39  来源:昭通新闻网

      防汛救灾是一场大考、一场硬仗。

7月,对于威信县而言,注定不同寻常。暴雨如注,雷声轰鸣,随之而来的是农田被冲毁、房屋倒塌、道路中断……一场与洪魔的生死较量,在扎西大地骤然打响。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面对肆虐的洪水,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队(以下简称“昭通支队”)闻“汛”而动,全体消防救援人员迅速投入抢险救援、排涝清淤、物资转运等任务中,争分夺秒、冲锋在前,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安全堤坝”。

每一次冲锋 都是生命的召唤

7月8日20时至7月9日5时,威信县遭遇强降雨,最大降水量达254.4毫米。

暴雨如注,狂风肆虐,昭通支队指挥中心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接警员们一边耐心安抚求助群众,一边迅速调派威信县消防救援大队赶赴受灾区域展开救援。

“你暂时在楼上待着,听到我们的声音再下楼。”

“你家里有几口人?现在能看到外面的积水有多深吗?”

……

威信县消防救援大队接昭通支队指挥中心调派,先后赶赴多个受灾点执行排涝抢险和群众转移任务。“有人在家吗?我们是消防员,帮助你们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消防救援人员挨家挨户敲门排查,确保不遗漏任何一名被困群众。

“婆婆,雨势越来越大,你们赶紧跟我们转移到安全区域。”在齐膝深的积水中,救援人员艰难前行,挨家挨户排查劝离,他们或背或抱,将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孩子转移到安全区域。

当时,夜已深,但威信县强降雨仍在持续,防汛形势严峻。

昭通支队立即召开强降雨分析研判会议,认为此次强降雨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属于极端降水事件,致灾风险极高。为此,昭通支队指挥中心全面开放接警调度席位,接警调度员24小时值班值守;各级消防救援队伍迅速清点防汛装备,配齐配足水域救援服、冲锋舟、救生绳索等救援防护装备。

每一次攻坚 都是使命的担当

“威信县城区被淹!”

“罗布镇发生山体滑坡!”

……

7月9日凌晨,灾情信息不断传来,时间就是生命。“立刻出动,前往救援。”昭通支队指挥中心调度指挥的李成堂支队长,在与周保成政委分析研判后,迅速部署,带领全勤指挥部,调集团结路特勤站、鲁甸大队、昭阳大队、彝良大队及通信保障分队、战勤保障分队等39车208人18艇5犬火速驰援威信。

“大家带好救援装备,我们跑步前进!”在罗布镇黑龙村,因强降雨造成的道路塌方阻断了交通,消防救援人员果断采取徒步方式向滑坡体核心区域挺进。

“经确认,此次滑坡导致3户5人被埋失联。但现在雨一直下,塌下来的泥土变成了淤泥,救援人员一下去,腿都拔不出来。”威信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颜义凯介绍着现场情况。李成堂看着救援人员与淤泥苦战,思考这样下去根本没办法扩大搜救范围,救援行动该如何推进?

“看看能不能想办法让挖掘机进场。”吸取镇雄山体滑坡救援经验,昭通支队立即协调有关部门,调集6台挖掘机开展救援工作。

“挖掘机清淤泥,我们先确认失联人员埋压位置。”昭通支队副支队长白龙飞话音刚落,无人机就从山脚起飞。消防救援人员利用无人机航拍和三维建模,对比灾前卫星影像,还原滑坡原貌,并结合滑坡冲击方向和力量,估算被埋人员位置。

“我们采用‘以房找人、以物找人、以人找人、以房屋功能找人’的方法搜寻失联人员。”精准、高效的研判决策和一条条直达前沿的指令,确保了搜救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这里的工作是按分秒计算的!”李成堂感慨道。每一名救援人员都严阵以待,因为他们明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8个字的分量。

搜救期间,昭通支队根据“迅速清理上部平台保障救援物资”“逐步清理中部平台释放流体压力”“细致搜索下部平台搜救失联人员”的策略,划分了侦察、监测、搜救、安全管控等救援小组,预留轮换备份力量。采取人、机、犬编组协同开展救援行动,对重点区域逐一实施精准搜救和全域排查,全力搜寻生命迹象和失联人员。

“我们坚决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搜救被困人员。”现场消防救援人员的铮铮誓言,掷地有声。

生命接力在持续,爱的接力也在持续。

“救援期间,你们可以到我们家里休息。”灾害发生后,村民们主动腾出自家房屋供救援人员休息,有的还送来热水。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中,所有人都争分夺秒,每一个人都在竭尽所能地贡献力量。

经过消防救援人员52小时的不懈努力,截至7月11日16时15分,5名失联人员已全部找到,但不幸均已遇难。

每一次召唤,都是责任的接力

“洪灾面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是昭通支队在威信县抗洪救灾中始终坚守的最高原则和庄严承诺。

“扎西镇子反坝小学已被洪水淹没,你们快点来!”7月9日12时,接到调派指令后,作为增援力量的彝良县消防救援大队立即赶赴现场。

道路积水过多导致车辆熄火,救援人员就改坐挖掘机前进;

道路中断,他们就翻山越岭开辟新路;

一路险阻,无人退缩。

“群众还在等着我们,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到!”这是每一名救援人员的信念。

由于路途遥远且道路湿滑,消防救援人员决定轻装前行,放弃携带舟艇,改为背负绳索等必要装备前往救援。抵达现场后,面对近2米深的积水,消防救援人员迅速穿戴好救援装备,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奋力游向被困群众所在位置。

“老人通过绳索转移,小朋友坐在盆里。”经过现场评估,消防救援人员立即制定了差异化救援方案。针对幼儿,他们就地取材,把孩子放进大盆里,小心翼翼地推着盆在水中移动。

“奶奶别怕,马上就到安全区域了。”消防救援人员迅速架好绳桥,为老人穿戴好防护装备,缓慢拉动绳索,将老人平稳护送到安全位置。

威信县仁安医院后方一酒店内,增援力量团结路特勤站正在开展一场“特殊”的救援行动——转移孕妇。消防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发现,积水深度达1.5米,积水中还有被冲毁的车辆、树枝以及倒塌房屋的砖块、钢筋、铁丝等杂物。考虑到现场积水情况,消防救援人员决定利用舟艇转移被困孕妇。由于积水中杂物较多,消防救援人员只能缓慢拉着舟艇离开这片复杂水域。确认孕妇及其家属坐稳后,几名消防员毫不犹豫跳入洪水中。“一二走、一二走……”他们齐声喊着口号,稳稳地推着舟艇向安全区域前进……

在抗洪抢险一线,消防救援人员逆流而上,以肩为梯,以背为桥,为受灾群众开辟生命通道。经过连续奋战,累计营救转移被困群众215人。

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是群众面临危难时的殷切期盼;风雨同舟、逆行而上,是昭通消防全力抢险救援的庄严承诺。

每一次奉献 都是初心的坚守

7月10日,洪水渐渐退去,红色扎西小镇虽满目疮痍,但暖流已然涌动。

在威信县城区,大量的淤泥和垃圾堆积在街道和房屋内,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消防救援队伍又立即投入到了清淤除障工作。

他们分组协作,有的负责清理街道上的淤泥,有的负责疏通下水道,有的帮助居民清理房屋内的积水和杂物,使用铲子、扫帚、抽水泵等工具,昼夜不停地在泥泞中持续奋战。

面对厚重淤泥导致抽水泵排水效率低下的困境,消防救援人员毫不退缩。他们手持铁锹、肩挑水桶,一铲一铲地将淤泥装运上车。汗水浸透制服,泥浆布满脸庞,却没有一个人喊累。200余名消防救援人员的身影遍布威信县的大街小巷,在洪水退去的红色扎西大地上,他们用坚实的臂膀托举起重建家园的希望。

“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消防救援人员及时提供帮助,我们连基本生活用水都成问题……”受洪灾影响,部分地区断水断电,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产生活。

得知情况后,为确保居民用上健康水、放心水,昭通支队立即调派多辆水罐车,为受灾社区配送生活用水。当运水车抵达指定供水点时,居民们纷纷提着水桶前来接水。消防员迅速接好水带、打开水阀,清澈的自来水装满一只又一只水桶,大家纷纷表示送水很及时,解决了缺少生活用水的难题。

据统计,消防救援人员累计完成排水作业780余吨,清理淤泥60余吨。

随着一条条道路恢复畅通,一束束通信信号重新连接,一盏盏明灯渐次点亮……受灾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已逐步恢复。威信县街头重现往日生机与活力,而那一抹风雨中坚守的橙色身影,用坚韧与担当铸就的抗洪精神,将永远铭刻在革命老区人民心中。


通讯员:李梦菲 文/图


一审:张广玉  一校:李梦菲  二审:杨超烨
二校:王文富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张广玉  一校:李梦菲  二审:杨超烨
二校:王文富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