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村庄志丨希望的种子与解渴的清泉

 2025-07-25 09:00  来源:昭通日报

2024年7月15日 晴

清晨的阳光穿破云层,斜照在东凤小区的安置房上。随着天色渐亮,小区院坝也逐渐热闹起来。明天就是暑托班开班的日子,我和几位大学生志愿者正在活动室里忙着摆放桌椅,而走廊里则堆满了刚从文具店采购回来的画纸和蜡笔。老旧的风扇呼呼转动着,吹落了志愿者们额角的汗珠。得知村里要举办为期一个月的“留守儿童暑托班”,孩子们兴奋不已,不时跑到活动室门口,好奇地探头张望。

暑托班的课程由4位大学生志愿者与1位专职教师共同设计,内容丰富多元,既包含安全文明教育、红色主题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等基础课程,又增设了科技创新实践及“唱支山歌给党听”等特色课程。这些课程搭配课外阅读活动,让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充实而有趣。

课堂上,小朋友若获得老师奖励的奖品,就会骄傲地挺起胸膛,像捧着珍宝似的在教室里转圈展示,不管见到谁都会亮出来炫耀一番。那份纯真的喜悦,仿佛兜里揣着个“小太阳”,温暖又耀眼。

这些孩子如同沃土中蓄势的种子,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世界的好奇。在每一次课堂互动、每一个眼神交流中,他们的成长悄然发生。而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了教育的力量与希望的光芒。

2025年4月17日 多云

四季更迭,暑气渐浓,天色破晓的时辰也一日早过一日。但今晨唤醒我的不是爬过屋檐的朝阳,而是一声中气十足的询问:“同志,你们上班了吗?”

跟着村干部下楼一看,只见老李已经到了。这位曾在唐山大地震中勇救8人的退伍老兵,荣立过二等功,却因常年在外务工,家中水管年久失修,饮水成了难题。说来也巧,昨日维修材料刚到,今早他便寻上门来。

没有丝毫犹豫,我们决定立即动工,让老李当天喝上“放心水”。联系好专业施工人员,村干部和驻村队员抄起锄头就干起来——开挖沟渠、铺设管道……经过6个小时的连续奋战,清澈的山泉水终于流进了老李家。当水花从崭新水管喷涌而出,老李的笑脸在阳光下格外灿烂。“快喝口水,同志们辛苦了!”他忙不迭地舀水递给我们。听着老李连声道谢,我们倍感欣慰地踏上归途。这汩汩清泉,不仅滋润了老李的心田,更映照着基层干部为民服务的初心。这一点一滴的民生实事,终将汇聚成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指尖轻抚工作日志扉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9个鎏金大字如清泉浸润心田,老李灿烂的笑容久久萦绕心间。或许,这就是基层工作者最朴素的价值所在。

(作者系麟凤社区工作人员)


通讯员:赵盈睿

一审:何田田  一校:赵盈睿  二审:聂学虎
二校:杨 杰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何田田  一校:赵盈睿  二审:聂学虎
二校:杨 杰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威信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