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健康昭通丨从鲁甸到巧家: 蒋立辉的“医疗火种”传递之路

 2025-07-13 10:25  来源:昭通新闻网

在绵延的乌蒙山下,在奔腾的金沙江畔,一位来自上海的医者用双手托起生命的希望,用热忱书写沪滇协作的深情。他就是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妇产科专家蒋立辉,一位两度奔赴云南、矢志不渝的“白衣战士”,用精湛医术与无私奉献为滇东北医疗事业注入强劲动力。

蒋立辉(左一)在为患者做手术。

从医30余载,蒋立辉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经验。1993年从泰山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后,他进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攻读妇产科学研究生,随后赴北京协和医院进修深造。他在三甲医院深耕20余年,曾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妇产科主任,主持过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课题,荣获多项省部级医学科技奖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这些耀眼的经历,见证着他在妇产科领域的卓越成就。然而,他却将目光投向千里之外的云南,毅然踏上援滇之路。

2022年8月,蒋立辉初到鲁甸县妇幼保健院时,了解到医院的妇科成立不到两年,存在技术薄弱、设备匮乏、诊疗项目单一等问题。面对困境,他以破局者的魄力开启了一场医疗革新:没有训练设备,就亲手制作腹腔镜训练模型;缺乏实践经验,就从最简单的宫外孕手术教起,循序渐进地开展卵巢囊肿剥除术、全子宫切除术等复杂腹腔镜手术,甚至引入了单孔腹腔镜等前沿技术。短短一年间,2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在鲁甸落地生根,不仅填补了当地医疗空白,还让科室在全省同类医院评比中跻身前十。

在鲁甸县,蒋立辉不仅是一位妙手回春的医者,还是一位诲人不倦的良师。他重点培养3名骨干医生,通过手把手教学、面对面指导等方式倾囊相授,即便结束援滇医疗工作后,仍通过远程会诊等方式持续“传经送宝”,为当地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当鲁甸县人民医院一名产妇突发羊水栓塞生命垂危时,他临危受命,凭借高超的医术成功控制出血,保住了产妇的子宫和生命。此外,他还走遍鲁甸县13个乡镇(街道)开展义诊活动,将优质医疗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大爱。

“这段援滇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云南基层医疗的发展需求。2024年7月,我再次主动请缨,赴巧家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开展医疗帮扶工作。”蒋立辉说,这一次,他不仅要治病救人,还要着力提升当地的医疗水平,通过严格落实专业指南、建立疑难病例讨论和三级查房等核心制度,系统性完善诊疗流程。面对一例外院转诊、失血量达3000毫升的危重产妇,他沉着应对,及时实施全子宫切除术,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

据蒋立辉介绍,2024年10月,巧家县人民医院妇科正式独立开科。面对人员紧缺、经验不足等困境,他白天坐诊带教,从病史采集到诊疗方案制定全程示范;晚上组织病例讨论,建立“问题+讨论+改进”的闭环学习机制。“在蒋立辉的悉心指导下,科室实现了从基础建设到技术突破的跨越式发展:开科仅半年就完成了各类手术260余例,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比达35%;成功开展首例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等重大手术,且由本地医生主刀完成,标志着我院已具备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能力。”巧家县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朱学彪激动地说,他在蒋立辉的培养下,现已能独立开展20余项手术,逐步成长为学科带头人。

“要让巧家医生真正掌握核心技术。”蒋立辉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推动当地医疗从“输血供氧”转变为“造血制氧”。巧家县委卫健工委龙俊说:“蒋立辉不仅引进了多项前沿诊疗技术,完善了科室诊疗体系,还培养了一批本土医疗人才,减少了患者的就医负担,为巧家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愿以规范诊疗筑牢健康根基,以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全力培养基层医疗人才,让每一位扎根基层的医生都能成长为守护群众健康的‘坚实堡垒’。”蒋立辉满怀信心地说,“期待在沪滇协作的有力推动下,‘组团式’医疗帮扶的种子能在乌蒙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巧家县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普陀力量。”

从鲁甸县到巧家县,蒋立辉的援滇之路生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展现了沪滇协作的丰硕成果。他用精湛医术解除患者病痛,用创新理念推动学科发展,用责任担当书写医者大爱。这份跨越千里的坚守,让先进的医疗技术在乌蒙大地落地生根,让沪滇协作的情谊在医患心中开花结果。


通讯员:张顺富 文/图

一审:杜恩亮  一校:张顺富  二审:王朝飞
二校:王文富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杜恩亮  一校:张顺富  二审:王朝飞
二校:王文富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健康昭通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