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网评丨别让分数定义人生

 2025-06-26 22:11  来源:昭通新闻网

高考放榜,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闯入公众视野,每一个故事都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轨迹,也传递着对教育、成长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昭通市巧家县老店镇,鲁功云一家最近成了乡亲们口中的“励志榜样”。这份荣光,源于他们家小儿子鲁勋力高考取得的663分好成绩,更源于那103支被细心保存下来的空笔芯。鲁勋力的103支空笔芯,是无数个挑灯夜战的见证,是汗水与努力的具象化呈现。他让我们看到,成功从来不是偶然,是日积月累的坚持,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在竞争激烈的高考赛道上,这种踏实奋进的精神值得赞扬。他激励着每一位学子,只要心怀目标,脚踏实地,终能收获属于自己的硕果。

河南女孩288分全家欢呼的场景,同样令人动容。在世俗眼中,288分或许并非“高分”,但对于女孩和她的家庭而言,这是一次超水平发挥,是值得庆祝的进步。这背后展现出的是一个充满爱与包容的家庭环境。父母没有用刻板的分数标准去衡量孩子,而是给予鼓励与肯定。这样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路上最温暖的港湾,也提醒着社会,分数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成长节奏。 

天津货车司机在高速公路上安慰儿子:“抬起头看看,看看前方,前面不都是路吗?一片光明嘛!”谁懂这句话的含金量?父亲的话语中展现出的是面对人生挫折时的豁达与智慧。高考的结果固然重要,但人生的道路并非只有一条。当孩子因分数与理想学校失之交臂时,这位父亲没有抱怨和指责,而是用温暖的话语引导孩子向前看,为孩子制订报考攻略,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人生充满无数可能,一次失利并不代表什么。

这些高考故事,打破了人们对高考“唯分数论”的固有认知。高考是人生的重要节点,但不是终点。无论是通过刻苦努力取得高分,还是在自身基础上实现突破,抑或是坦然面对不理想的成绩,每个故事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他们让我们明白,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非单纯追求分数。家庭的支持、理解与引导,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启示着所有年轻人,无论高考成绩如何,都应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敢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因为人生的精彩,远不止于一张高考成绩单。


作者:莫娟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