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阅读昭通·少年 | 从旧课本到新讲台

 2025-05-17 10:40  来源:昭通新闻网

在云岭大地深处,威信县如同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记录着岁月的变迁与时代的进步。对我而言,这里不仅是我生长的故乡,更是我教育梦想的摇篮。每当忆起这片土地上的点点滴滴,我心中便充满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祝福。

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整理旧物时发现了一本泛黄的小学课本。那粗糙的纸张和斑驳的墨迹,瞬间勾起了我对那段艰苦求学岁月的回忆。

记得儿时,威信县的教育条件还十分落后。那时的学校,大多是简陋的土坯房,教室里光线昏暗,冬天寒风凛冽,夏天闷热难耐。教材稀缺,一本教科书要传阅好几个年级;师资力量薄弱,一位老师要教授多门课程,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依然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用稚嫩的双手翻阅着泛黄的课本,用纯真的心灵感受着知识的力量。那时,我就在心中种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成为一名教师,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威信县不仅是我成长的摇篮,更是一片红色的热土。这里曾召开著名的扎西会议,如今已成为红色旅游胜地。儿时的我,常常听老人们讲述红军长征的英勇事迹,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我便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敬畏与自豪。

时光荏苒。通过不懈努力,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重新站在这片养育我的土地上。与过去相比,现在的教育条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室里,明亮的灯光、整齐的桌椅、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应俱全。教材丰富多样,不仅有国家统编教科书,还有琳琅满目的辅导资料和课外读物。这些资源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让学生们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理念的转变。过去,我更注重应试教育,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现在,我更加关注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被赋予更重要的地位,学生们得以在这些课程中培养兴趣爱好、发展特长。我经常带领学生们走出教室,在大自然中感受美好,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记得一次户外写作活动中,我带着学生们走进田野、山林,感受自然气息、寻找写作灵感。回来后,学生们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让我看到了他们内心的世界和成长的变化。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写作能力,还让他们更加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在教学实践中,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为此,我组织了一次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们走进威信县的红色革命遗址,让他们亲身感受那段峥嵘岁月。在扎西会议会址前,我向学生们生动讲述了红军长征的英勇事迹和扎西会议的历史意义。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仿佛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中。这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了解了家乡的历史和文化,还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对家乡的热爱。

如今,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们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不禁感慨万千。现在的威信县,已经成为一片充满希望的沃土。学生们在这里接受优质教育,享受学习的乐趣,为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一名扎根于此的教师,我深感荣幸与自豪。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衷心祝愿威信县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让更多孩子在这里放飞梦想、成就人生,让教育的光芒照亮每个孩子的心灵。


威信县逸夫小学教师  骆思林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马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马丽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