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匠心筑梦征程 劳动礼赞未来——水富市太平镇二溪村村民董万兵的致富路

 2025-05-14 11:00  来源:昭通日报

在水富市太平镇二溪村,提起董万兵的名字,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这位43岁的农民,凭借灵活的头脑、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一颗赤诚的共富之心,从家境贫寒的农家子弟成长为带动全村增收的致富带头人。他的故事,是新时代农民以匠心筑梦、以劳动创造未来的生动缩影。

穷则思变:从“谋生计”到“闯出路”

董万兵出生在一个5口之家的贫困家庭。作为长子,生活的重担不仅没有压垮他,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从小就想着怎么赚钱养家。”他回忆道。早年,每逢赶集日,他就到集镇收购竹笋、魔芋、板栗、核桃等山货,运往四川宜宾贩卖,赚取差价。他还曾赴浙江、昆明等地务工。2006年,董万兵前往曲靖市富源县考察魔芋种植产业,深入了解市场行情后,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试种35亩魔芋。通过精心管护,2007年销售魔芋30余吨,收入5万多元,赚得人生第一桶金。2013年,魔芋市场低迷,他果断转型,四处考察新产业。

2014年,董万兵敏锐捕捉到黄柏中药材的市场潜力。“二溪村森林覆盖率高,海拔、光照、气温、湿度、土壤条件优越,自古以来就有野生黄柏生长,黄柏药用价值高,市场需求稳定,特别适合种植。”说干就干,他流转了100余亩荒地,全力发展黄柏种植。10年间,他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如今,黄柏林面积已达400亩,种植黄柏3万余株。2020年,他了解到厚皮黄柏药素含量高、生长周期短、生皮产量高且市场行情好,便大胆尝试育苗技术,建成25亩育苗基地,培育优质厚皮黄柏苗50万株,除满足自身种植需求外,还能供应全国种植户。2024年,基地销售经去粗皮、切丝、烘干的精品黄柏20余吨,销售额突破200万元,成为当地中药材产业的标杆。

共富初心:合作社里抱团发展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富。2020年,董万兵牵头组建水富百川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向二溪村7组、8组村民免费提供厚皮黄柏种苗,从选苗、管护到采收,手把手传授技术要点。在他的示范带动下,二溪村200余户村民种植黄柏8000余亩,形成了“育苗—种植—销售”的完整产业链,黄柏已成为助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富民产业。不仅如此,董万兵还在黄柏、筇竹、方竹、苦丁茶的育苗、管护、采收、加工等环节,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每年劳务支出为三四十万元。村民既能获得土地租金,又有务工收入,还能学习种植技术。“以前种玉米年收入仅几千元,现在跟着董万兵干,年收入翻了好几倍!”二溪村村民董成先感慨道。

多元发展:生态链上开网店

董万兵的“产业版图”不仅限于黄柏。2008年,他在老家临近溪沟处建起石蛙养殖场。然而,2009年夏季,一场洪水将养殖场冲毁,损失7万多元。2017年,他兴办了豪猪养殖场。2020年,养殖规模最高达130余头,年收入10万多元。此外,他还流转土地种植苦丁茶70余亩,培育苦丁茶苗80万株,并负责二溪村的苦丁茶叶收购。2022年,他承包筇竹林实施科学管护,年销售竹笋20余吨,产值达50万元。作为二溪村电商服务站站长,董万兵积极拓展线上销路,打造“农人云清水笋”品牌,通过直播带货、电商平台推广方竹笋,让深山里的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

为提升电商运营能力,董万兵多次参加政府组织的培训,学习短视频营销、品牌包装等新技能。“以前,农产品销售依赖中间商,价格被压低。现在,直接对接消费者,不仅利润更可观,还能打响二溪村的特色品牌!”在他的努力下,2024年,二溪村电商服务站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超60万元,真正实现了“小农户对接大市场”。

情系乡土:困难面前显担当

致富不忘桑梓情。当二溪村遭遇自然灾害时,董万兵主动捐赠700斤大米,解决受灾村民的燃眉之急。平日里,谁家遇到困难,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董万兵是我们村的‘大红人’,有本事,更有良心!”村民们的由衷评价,道出了对他的信任与认可。

劳动铸就未来,匠心点亮乡村。从贫困农民到产业带头人,董万兵的奋斗历程生动诠释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真理。他用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将荒山变成 “绿色银行”;用创新思维,搭建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市场的桥梁;用一颗共富之心,带领乡亲们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通讯员:宋春燕 冯 源

一审:何田田  一校:宋春燕  二审:倪 娜
二校:龙 萍  三审:聂学虎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何田田  一校:宋春燕  二审:倪 娜
二校:龙 萍  三审:聂学虎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水富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