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5-12 09:42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更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根基与动力源泉。对于昭通市而言,推进教育强市建设,不仅关乎千万学子的未来,更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近10年来,昭通市的教育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总数从2012年的2282所增至现在的3287所,增幅达44.04%;各级各类在校学生达118.69万人。全市累计投资200多亿元实施教育项目,让危旧校舍焕然一新,让智慧教学设备走进课堂,让偏远山区的孩子通过“互联网+教育”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逐年提升,目前已达72.93%;培育出云南师范大学附属镇雄中学等一批优质高中,一级高中增至25所。2024年,全市高考一本上线7004人,首次突破7000人大关。昭通遴选3所优质高中分区域组建三大教研联盟,实现“集中组团”发展。
昭通市率先在全省开展职业教育市县一体化办学改革,构建“1+N”一体化办学模式,精准对接昭通特色农业、旅游业等产业需求。由昭通市职教中心牵头,与6所县级职高开展一体化办学,统筹专业、实训、招生就业、师资建设和技能培训。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院校培养出的技术技能人才直接服务地方经济,让教育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这正是教育强市“以教促产、以产兴教”的生动实践。
昭通市在教育领域取得的成绩令人欣喜,但也应该看到,与教育强市的目标相比仍有提升空间。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需进一步优化教师待遇保障与培养机制,破解优秀教师留不住、引进难的问题;在教育均衡发展方面,还需缩小校际、城乡间的软实力差距;在教育服务地方发展上,需深化产教融合的广度与深度。
教育强市,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昭通市唯有立足实际,直面挑战,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抓住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以及东西部协作帮扶等机遇,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才能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强市的目标。
记者:王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