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4-29 11:26近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发布《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及“白求恩奖章”获得者的决定》,宋义春名列其中,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成为2025年昭通市唯一获此项殊荣的医疗工作者。
1983年8月,宋义春出生于镇雄县赤水源镇的一个小村庄,从小受家庭影响的他,总是梦想当一名守护人民健康的医生。为此,他坚定地走好每一步,用脚步丈量人生,用知识武装自己,用心感受病人的疾苦,把医者仁心镌刻进了工作与生活,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基层党员的铮铮誓言。
不努力学习就会沉沦
“在基层工作,条件艰苦,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会沉沦。如果选择躺平,就不能更好地服务病人。”宋义春说。
2003年9月,怀揣医学梦想的宋义春报考了重庆医科大学并被录取,主修中西医结合专业。2006年7月,毕业后的他在一家诊所工作,积累了不少临床诊疗经验;2010年2月以来,宋义春先后任职于彝良县角奎镇卫生院、镇雄县芒部镇卫生院;2020年1月,宋义春来到镇雄县尖山乡卫生院,担任院长、副主任医师。在此期间,他还通过在职学习,完成了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学业。目前,宋义春正在准备考研,希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和业务水平。
“为医者既要医术精湛,更要品德高尚。医术不高病难除,医德不讲心难平。”宋义春说,中医博大精深,学无止境。他虽然学的是中西医结合专业,但对中医情有独钟。他始终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耻下问,向专家请教,向同行学习,遇难点必深究,有疑点必请教,学以致用,精益求精。
在临床诊疗中,宋义春以“针药并用”为主,辅以灸法,实现防病与治病相结合。他力求精准辨证论治,做到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科学合理运用中药及中医诊疗技术手段,严格辨证论治,力求一证一诊、一诊一方,药到病除。多年来,他扎根基层,累计诊疗患者数万人次,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在守护人民健康的道路上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工作中,宋义春总是积极主动地跟同事们探讨相关专业知识,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特别是在针药并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多年来,他始终坚定对传统医学的信心,秉持“做好中医”的理念,深入研究中医临床实践,已在院内成功推广“神阙灸治疗虚寒性疾病”技术,已申请“蜂蜡神阙灸”国际专利,将推广应用于临床实践。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他带领全院医务人员科学运用中医药服务,通过辩证论治,将防病和治病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诊疗中,宋义春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针灸+中药”的治疗方式,让患者用最少的钱治好病,获得了患者的一致认可,大家称他为“宋一针”。
当记者到尖山乡蹲点采访陇家湾小学时,一些村民称赞宋义春是尖山乡人民健康的守护神。
服务好患者获赞誉
宋义春说,作为医生,群众的信任至关重要。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时,宋义春的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医院是做好事的地方,你要多做好事。”宋义春将父亲的嘱托牢记在心,用心用情做好医疗服务工作。
在芒部镇工作期间,海子坝村民小组80多岁的村民周礼高因手腕尺桡骨骨折来到芒部镇卫生院就医,宋义春负责接诊。经过检查,宋义春对周礼高的骨折部位进行了固定处理,并开了一些药物让他带回家服用。经过一段时间的疗养,周礼高的骨折处成功愈合,他感激地说:“如果去大医院治疗,不知道要花多少钱,没想到在镇卫生院就治好了,不但少跑路,还节省了不少费用。”此后,周礼高只要身体有什么不适,都会联系宋义春,宋义春也会利用空闲时间给他送药。就这样,两人成了医患关系之外的忘年交。
宋义春说:“只有医患关系融洽了,群众才会信任。”
2022年,一位患者因长期失眠,到医院找宋义春治疗。宋义春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以针灸为主、中药为辅的方式进行治疗。经过7天的疗程,患者反馈说睡眠明显改善,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
这样的故事,在宋义春多年的行医生涯中,早已多得数不清。
人民群众的信任和鼓励始终激励着宋义春更加努力地工作,他秉持医者仁心的大医精神,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筑牢人民健康防线,做好人民群众的健康守门人。
在工作中,宋义春始终对病人一视同仁,努力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遇到年长的患者,他常常嘘寒问暖;对于行动不便、通过电话询诊的患者,他也尽可能地上门问诊……为了方便患者随时联系他,宋义春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了许多老百姓,“宋一针”的名号被当地及周边乡镇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所熟知。
精细化管理显活力
走进尖山乡卫生院,只见病人进进出出,中医针灸室、西医治疗室内都坐满了病人。宋义春正忙着给一位老人看病,在通过把脉,查看病人的舌苔,用听诊器听了心率后,开了一服中药让老人带回家去熬制服用,并嘱咐了一些服药的注意事项,随后又穿梭于病房之间……
“一院之长,责任为先;一院之业,业绩为要。”自宋义春到尖山乡卫生院工作以来,他始终坚持管理和医技两手抓,切实发挥好“领头雁”作用,带领全院职工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秉持“责”和“绩”相统一的理念,从高效管理和高质量服务入手,积极拓展科室和业务,加强人员培训,强化技能提升;大力发展中医特色,同时结合西医优势,打造一支以乡卫生院为中心、向村级辐射的中西医结合服务队,尽最大努力拓展服务覆盖面。
尖山乡卫生院目前有在职员工26人,招聘人员40人。宋义春除了完善相关制度外,还根据人员的数量和专业情况开设了内科、儿科、妇科、中医科等科室,并合理配置科室人员,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才能,激活医院管理一池“活水”。仅用一年时间,医院就扭转了多年来的困境,实现了从“看到病人难”到“一床难求”的良性转变。如今,尖山乡卫生院每年的门诊人数已达9万余人次,住院人数达6万多人次,甚至有很多患者是从赤水源镇、芒部镇等地慕名而来就医。
18年来,宋义春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刻苦钻研医术,默默担负起继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的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