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威信:“小竹笋”撬动“大产业”

 2025-04-17 09:20  来源:昭通新闻网

眼下,在威信县的万亩竹林里,罗汉笋破土而出,从山林到市场,一根根鲜嫩的罗汉笋“串”起了一条富民产业链。

4月15日,威信县麟凤镇龙塘村大雪山原始森林内人影绰绰,龙塘坝村民小组村民李梅和乡亲们戴上手套、背着特制背袋,熟练地穿梭于竹林中,寻找新笋。“我们是老林边上的人,以采笋为生。”采摘罗汉笋对于拥有20余年采笋经验的李梅来说,早已驾轻就熟,拨开枯叶,顺着笋的边缘轻轻刨土,对准笋根用力一掰,一根根嫩黄的罗汉笋便落入袋中。“每到春天笋子生长出来,我们早上5时吃了早点就进林子,下午四五时出林子,每天能采100多斤。”她笑着说道。

像李梅这样的采笋人,在龙塘村有上百户。每年罗汉笋上市的季节,就有成群结队的人进入竹山采笋,几个小时后,便能满载而归,将漫山遍野的“珍宝”兑换成实实在在的收入。

“罗汉笋的采摘期在每年的3月中旬到4月底,大约40天。今年预计产量300余吨,产值可达270余万元。”麟凤镇龙塘村党总支书记陈其勇算起增收账,“采笋季我们村每天进山人数超200人,人均增收3000元至10000元。”

刚采摘的罗汉笋需要尽快做保鲜处理。出山后,采笋人席地而坐,拿出竹笋,小刀一划,顺着笋干一转,水嫩的鲜笋便被剥离出来。竹林外围,收购商们将刚采下的竹笋打包、称重、付钱、装车,一派忙碌景象。

“今年我们于4月11日开秤收购,日均收购量4—5吨,到目前为止已收购20多吨。按照今年收购价每斤4.5元计算,向村民支付的收购款约20万元。”罗汉笋收购商胡涛介绍道。

“大家都喜欢吃新鲜笋子,买的人还是蛮多的,一天销售几十斤没问题。” 威信县西区农贸市场摊主晋方先一边忙碌地为顾客称重、打包,一边满意地说道。

从罗汉笋的采摘、收购,到整个竹产业的发展,威信县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近年来,威信县依托生态优势,全链条布局,通过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引进精深加工企业、加大品牌打造力度、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推动竹笋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真正将“小竹笋”做成 “大产业”。


通讯员:鲁丽 白芯 文/图

一审:范 云  一校:鲁 丽  二审:马 丽
二校:崔 鹏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范 云  一校:鲁 丽  二审:马 丽
二校:崔 鹏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产业发展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