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4-10 09:17清晨的阳光洒在水富市第一小学的操场上,孩子们奔跑、跳跃、挥拍的身影随处可见,笑声此起彼伏,这是该校积极响应云南省“壮苗行动”和“科学健身年”号召后的日常场景。过去,一些孩子因缺乏运动被戏称为“豆芽菜”,如今,通过科学的体质健康管理,他们正逐渐成长为充满活力的“小壮苗”。
“大课间+小课间”让运动成为习惯
上午9时55分,大课间铃声响起,全校学生迅速在操场上列队。随着音乐声响起,孩子们齐练《弟子规》武术操,动作整齐划一,口号铿锵有力。“这套武术操融合了传统文化和武术动作,既能够锻炼身体,又能够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学习到礼仪知识。”体育老师黄晓英介绍。除了30分钟的大课间,学校还将原本10分钟的小课间延长至15分钟。无论是组织学生在操场上跳绳,还是在教室里做拉伸操,目的都是让学生在每节课后都锻炼一下身体。“以前上课总觉得很累,现在课间运动多了,感觉上课时的精神越来越好!”学生张晓晨说。
“壮苗大道”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新铺设的彩色地面被命名为“壮苗大道”,是水富市第一小学为学生健康成长创新推出的特色项目。彩色地面绕学校一周,地面从德、智、体、美、劳5个方面进行了分区,各分区上的三字经、经典故事等游戏吸引着一群群学生排着长队玩耍。同学们在欢快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就完成了每天的运动量。
“体育课+校园联赛”让学生从“要我练”到“我要练”
在新建好的运动场上,学生们分组进行足球运球接力赛,最后,一个个足球被射向球门。“在体育课和足球训练当中,我有了很大的进步。去年在昭通市‘奔跑吧少年’足球比赛中,我们团队获得了亚军。今后,我还会继续好好锻炼,争取以后能在比赛中有更好的表现。”学生罗万州说。
水富市第一小学校长李增光介绍:“下一步,学校将以‘三大球’项目为牵引,构建全员覆盖、人人参与的集校内联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学校体育联赛体系,努力形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球队、周周有比赛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学校每年举办两次综合性运动会,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锻炼身体的主动性有了很大改变,从‘要我练’转变到‘我要练’。”
通讯员 宋春燕 杨 娇 冯麒曼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