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理论丨浅谈在新闻评论中如何议论和叙事

 2024-08-14 10:26  来源:昭通日报

前段时间,一位编辑发过来一篇文章,让我帮他判断一下是不是新闻评论。我反复阅读后发现,该文用大量篇幅叙事,用极少文字表达观点,且所叙述的新闻事件与其观点的关联度不高,所列举的论据说服力不强,由此可以判定这不是一篇规范的新闻评论。问题出在作者没有把握好新闻评论中叙事与议论的关系。那么,在新闻评论中,应该如何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呢?

坚持议主叙辅 防止以叙代议

新闻评论是新闻体裁中的一种,它表达出作者对新闻事件的看法和判断以及与新闻事件相关的各类社会问题的思考与预测,本质上是议论文。因此,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是表达观点、整合意见、传播思想,而不是叙述新闻事件本身。叙述新闻事件的任务通常由消息、通讯等记叙文完成。

因此,在新闻评论中,应当以议论为主,以叙述为辅。新闻评论写作和传播过程通常遵循这样一条路径:具体—抽象—具体—抽象—具体。作者通过具体的新闻事件,提出抽象的论点,再用具体的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然后得出抽象的结论,最后指导具体实践。

在新闻评论写作过程中,无论是作为由头的新闻事件,还是作为论据的相关事件,都是为论点服务的。这就要求无论是对由头的叙述,还是对论据的叙述,都要紧紧围绕总论点或者分论点展开。因此,从篇幅来看,议论性语言要占全文的主体;从内容来看,议论是全文的“主角”,主导着文章的走势。因此,新闻评论通常以演绎、归纳、类比等论证逻辑展开,而不是以时空转换、事件发展先后顺序的叙述逻辑展开。

这些道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有一种新闻评论写作的“常见病”会在初学者的作品中出现——那就是把转述别人的观点当作自己的议论。在诸多新闻评论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作者写道:“张先生认为……”“王女士看来……”误把别人的看法、观点、意见当作作者自己的议论。其实不然,在新闻评论中,转述、呈现别人的观点只能算叙述,不能算议论。大篇幅转述别人观点,势必占据作者自己的评论空间,形成以叙代议的现象,最终把议论文写成记叙文。

叙议紧密结合 防止互不相干

新闻评论是就事论理,而不是就事说事。因此,无论是叙述由头,还是叙述论据,都要与论点高度契合,防止所叙述之事件与所议论之观点风马牛不相及。

在一些习作中,除了论点与由头“自说自话”外,对论据的叙述也会与对论点的论述不匹配,即论据支撑不了论点,让论证失去说服力。

例如,一位作者针对近年来发生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进行评论。他的论点是应该进一步降低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但在对论据的叙述中,他大量列举了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缺失、校园管理疏漏、社会治理不足的例子。从这些例子中,看不出“应该进一步降低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只能让读者感受到家庭需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学校需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管理、在社会治理中应该高度关注未成年人。这些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却不是“应该进一步降低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这个论点的有力论据。因此,这种叙述对论点没有较强的证明力,从而导致整个论证的失败。正确的做法是,在对论据的叙述中,应该列举目前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发育程度普遍已经远远超越了实际年龄,其身心成熟度已经足以让其承担与之相适应的刑事处罚,且未成年人犯罪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通过大量具有说服力的典型案例和科学的统计数据,证明只有进一步降低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才能防止犯罪的未成年人逍遥法外,解决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的社会问题,还社会公平与正义。只有选择这样的论据,才能有力支撑作者提出的论点。

进行准确叙事 防止道听途说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失实的新闻不是真正的新闻,它不仅会影响媒体公信力,而且会对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新闻评论需要作者基于真实发生的新闻事件发表看法、提出意见。因此,新闻评论作者无论叙述由头,还是叙述论据,所引用的新闻事件都要千真万确,否则,将会降低新闻评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例如,一篇题为《“门票价格低影响消费热情”是何逻辑 》的新闻评论写道:“在事实面前,所谓‘门票价格低影响消费热情’,从本质上说依旧是圈钱逻辑。如果说‘门票价格低影响消费热情’,埃及金字塔对本国人只收相当于人民币l块3毛钱的门票的收入 ,却依然吸引了大量游客,这是‘门票低影响消费热情’的逻辑所能解释的吗?”

另一位新闻评论员对该评论中所称的金字塔门票价格质疑,并通过权威渠道了解到,埃及金字塔的门票其实是75元人民币左右。

后来的调查显示,《“门票价格低影响消费热情”是何逻辑 》作者的引用来自一篇论文《论旅游门票乱涨价中的 “门票经济”及其治理》,该论文对 “埃及金字塔对本国人只收1块3毛钱的门票”之说并没有交代来源,评论作者在没有求证的情况下引用了这个错误论据。

本来这篇评论是为了反驳“门票价格低影响消费热情”这个错误论调,批评不合时宜的“门票经济”,但是在引用埃及金字塔门票价格时不准确,导致论据证明不了论点,难以自圆其说。

善用修辞手法 防止生硬论理

新闻评论虽然是说理性文章,但要防止生硬论理、空洞说教,让受众乐于接受,实现较好的传播效果。这就要求作者把评论写得既有理性,也不失感性;既有深度,又有温度。这个任务就得由新闻评论中的叙事部分来完成。

以修辞化叙事表达观点倾向。例如,评论《千亿国资交给娃娃 ,领导们心真大》中写道 :“95后少女去年还在读本科,今年就当上大型国企董事。这家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 、法人代表,年仅34岁,之前一直从事人才服务工作 ,从来没有搞过经营。另外一个同时被任命的董事,也是 90 后少女 ,毕业于一家民办院校 。”

这一段虽然在叙述客观事实,但这种叙事采用了修辞化策略: “年仅”“民办院校”“95 后少女”“从来没有……”“去年还……今年就……”加之标题使用“娃娃”等词汇,都在有意强调当事者年龄过小、学历普通、缺乏经验等问题,暗示其人岗不相适。

以叙述细节表达情感,实现与读者共情。在一些特定议题上,可以通过细节描述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传播效果。例如,针对发生在美国的一桩枪击案,评论员在《不安全的通道》中写道:“他并不是在凌晨两点出现在危险的十字路口,他并不是在无人陪伴的情况下接近那个著名的枪击走廊。杰克逊只是在周日晚上 9 点与家人一起从郊外野餐回家,他当时正在帮他的表兄把自己的车推上台阶……”这些描写生活日常的细节充满了感情色彩,目的是让读者切身体会到枪支泛滥带来的危害,从而呼吁美国政府加强枪支管理。

始终讲求时效 防止老生常谈

新闻评论是新闻写作的一种体裁,因此,和消息、通讯等新闻体裁一样,依然要讲求时效性。失去时效性的新闻评论要么被淹没在众声喧哗中无人问津,要么给读者留下老生常谈的印象,失去阅读兴趣,同时也失去指导意义。

因此,时效是新闻评论的“青春”,时效性越强,新闻评论的“活力”越强,传播效果也越好,指导意义也越大。也正因为如此,对新闻评论要求抢第一落点,发出先声,及时发表对新闻事件的准确判断和看法。诸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澎湃新闻的《马上评》等栏目,都是针对眼下的新闻事件或现象及时进行评论。

那么,对于一些时间跨度较长,但又确有必要进行评论的事件怎么办呢?那就寻找该事件发生、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采取先近后远,由近及远的倒叙手法。这符合新闻的时效性规律和读者 “喜新厌旧”的心理。如果开头叙述先发生的事实,评论就可能给人以陈旧感,使读者误以为作者在评论时过境迁的事情。

例如,2024年5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一篇题为《以法治力量保障学位质量》的评论,在叙述部分这样写道:“前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学位法取代了自1981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从法律位阶上加强了对学位的规范管理,助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的法治进程进行叙述。而是选择了“前不久”这个时间点,再到2025年1月1日这个时间点,最后才回溯到1981年这个时间点。

把当下的时间点放在文章开头叙述,后面再简要叙述法治进程,这样能保持评论选题的新鲜感,引起受众的阅读兴趣,传播效果会比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好得多。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申正勇

审核:单娟   责任编辑:周万琴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单娟
责任编辑:周万琴
标签 >> 阅读昭通 理论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