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中青年:茶+诗,很中国,很浪漫

 2024-05-26 21:16  来源:昭通新闻网


“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

“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

……

当地时间5月24日晚

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办的

云茶之“颂”茶文化诗词分享会上

用中文起名的比利时青年齐奇

唐梦璃和中国青年齐政文

分别吟诵《雪后煎茶》《茶灶》

《山泉煎茶有怀》等多首唐诗宋词

引领活动参与者走

进中国文人用“茶+诗”的方式

营造的典雅意境

中国既是茶的故乡,也是诗词的国度。从传说中神农尝百草发现茶,到陆羽著《茶经》细说茶;从“南方之嘉木”,到“人在草木间”;从煎茶、点茶,到工夫茶;从幽谷隐士,到市井俗人……茶从历史中走来,一步步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而无数文人墨客,又留下众多吟茶颂茶的诗词佳作。

齐奇、唐梦璃、齐政文三人吟诵的品茗诗词由唐代“诗魔”白居易、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理学家朱熹等创作。或描写大雪过后,取用雪水和甘泉,用小炉灶煎茶、烹茶、品茶的宁静时刻;或描述诗人在曲溪石台中与朋友品茶赏景论道,以及在泉边煮茶轻酌慢饮的情景。

中英文双语的朗读及细腻解读,让现场观众沉浸于中国人在茶和诗里的浪漫与智慧。“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藏着的是悠然之趣;“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蕴含绵长情谊;“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满是人生哲理。

“喝茶、吟诗,是中国古人的日常,也是一种极致的浪漫。”作为一个在比中混血家庭长大的孩子,齐奇最想给比利时人推介的中国文化就是茶与诗。

今年24岁的齐奇自幼在中国长大,后回到比利时求学。他的诗歌启蒙来自妈妈教的《咏鹅》。“以这首诗为例,短短18个字,就将鹅的形态动作表现得惟妙惟肖。”齐奇说,他和他的朋友,“都觉得唐诗很酷”。

钟爱中国文化的齐奇,在脸书、抖音等互联网平台开设多个账号,推介中国、比利时文化,已拥有数以万计的粉丝。“基于特殊的文化背景,我既能读懂中国诗词,又能读懂欧洲诗歌。用自身所长为中欧文化交流搭建桥梁,是我的价值和目标所在。”齐奇说。

唐梦璃因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惊艳一瞥,选择学习中文。此前,她曾到上海大学交换学习过一年。

“我最喜欢李白的诗。每次读他的《静夜思》,都好像能看到当时的情景。”虽然比中文化存在些许差异,但丝毫不影响唐梦璃感受唐诗宋词的美。

为便于现场观众理解中国茶诗词,在比利时教中文的中国青年齐政文还详解中国茶及中国诗词的历史、特点等。“虽然中欧的诗歌形式有所区别,但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齐政文说,大家在繁忙之余都会向往茶世界的悠然自得,也都能感受到“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超然与洒脱。

比中经贸委员会主席贝尔纳·德威特被“茶+诗”的中国文化所打动。“茶象征着和谐、对话、交流,以及对彼此的尊重。诗,则让我们对生活和未来充满热情与憧憬。”贝尔纳·德威特说。

当地时间5月24日,作为2024年“云腾四海·茗动天下”中国(云南)茶文化欧洲推广活动的分活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比利时王国大使馆、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的“茶和天下·雅集”比利时站云茶之“颂”茶文化诗词分享会在布鲁塞尔举办,欧洲民众在诗情茶韵中,共享“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5月20日至29日,2024年“云腾四海·茗动天下”中国(云南)茶文化欧洲推广活动,在法国巴黎市和里昂市、比利时布鲁塞尔市、意大利罗马市三国四地举办。活动以“美好生活·美美与共”为主题,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联合主办,包含启动仪式、茶文化产业推介会、专题音乐会、茶香沙龙、茶文化诗词分享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美食品鉴等精彩内容。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民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