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经济丨“一村一品”壮大产业——永善县莲峰镇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小记

 2024-04-17 09:41  来源:昭通日报

莲峰镇春耕生产热火朝天。

南林村分地块轮种牛心甘蓝(莲花白)、马铃薯,文潭村二套二高箱起垄种植玉米、马铃薯,官寨村、后山村猪肥羊壮,和平村、新店村万亩花椒树正吐出绿油油的嫩芽,六井村忙着栽种天麻、云参,万和村起烟苗栽烤烟……春耕时节,我们在永善县莲峰镇看到,乡村干部群众忙碌着,大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村一品”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画卷徐徐展开。

莲峰镇位于永善县中南部,面积20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距县城100公里,因莲峰集镇后五莲峰山山峰兀立、五峰并峙,形似五瓣莲花初绽,故名“莲峰”。莲峰镇辖14个村(社区)223个村民小组,拥有汉、回、彝、苗等民族人口20000人。

根据特殊的地形环境,莲峰镇党委、镇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做实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在二半山区发展玉米、马铃薯“二套二”高箱垄,高二半山区种植牛心甘蓝、天麻、云参、当归等特色农产品,在江边河谷地区发展青花椒、枇杷、樱桃、烤烟等经济作物。

人勤春来早,三月正春风。最近,记者到莲峰镇采访看到,莲峰水库边的几面小山坡上,已经披上了金光闪闪的白色飘带,远远望去,像层层浪花翻滚,很是壮观。

走进一块平地,刚种下一周的一株株牛心甘蓝嫩苗正在茁壮成长。“根据莲峰镇山区立体气候,我们分期分批要种植近一个月,采收销售时也要持续两个多月才能完成,成熟时最大最重的一个有三四斤。”种植大户陈云说。

今年,陈云在莲峰镇流转土地700亩,春季种植牛心甘蓝、马铃薯,夏季种植紫菜薹、荞麦等,一年支付给当地群众土地流转费10多万元、劳务费80万元左右。今年已经种下牛心甘蓝300亩、马铃薯120亩。牛心甘蓝在端午节时将大量上市,主要销往成都、重庆、贵阳、上海等大城市,价格上会有较大优势。

“嗒嗒嗒……”循着机器的搅拌声望去,南林村折耳根村民小组大毛坡的一块荒地上,几名工人正在用微耕机将羊粪、牛粪、过磷酸钙等按比例拌在一起,附近的坡地里,有10多个村民正在栽苗。陈云说:“我们最近每天用工有三十四人,最忙的时候,一天用工100人以上,人均工资100元。”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为了更好地发动当地群众发展农业产业,莲峰镇党委以党建为引领,加强各村(社区)党委(党总支)班子建设,突出“软硬”结合,加大对“土专家”“田秀才”的培育力度,组织种植大户到邻近乡镇学习牛心甘蓝、花椒、枇杷等种植技术,激发群众种植积极性。按照“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动+村民小组响应+群众参与”的模式,培训了从事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农民10人,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6个,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让已流转土地的农户参与耕作,使农民获得土地租金和劳务收入双保障。目前,全镇流转土地累计超2.1万亩,解决了650余人的就业问题。

“我种植花椒20多年了,平时也爱看一些花椒树种植管理方面的书籍,对花椒栽培管理积累了一些经验,村里大部分人都是靠种植花椒树致富的。”新店村卷草湾村民小组66岁的村民邓仁银说,“我家种植了17亩花椒,每年毛收入约20万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花椒产业是莲峰镇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莲峰镇党委、镇政府因地制宜,抢抓机遇,充分借助天然林保护工程、乡村振兴等项目,大力发展花椒产业。据统计,截至2023年末,莲峰镇花椒产业规模已发展到3.8万亩,投产面积3万亩,产量120吨,产值7200万元。

在文潭村岩脚村民小组,“二套二”高箱起垄种植的600多亩玉米、马铃薯看上去十分壮观,机耕道、灌溉管网等基础设施把各块地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为夯实粮食稳产增产基础,确保全年粮食丰收,莲峰镇高度重视种植和管护工作,定期邀请市、县两级农业专家、种植大户到现场教授村民种植管理技术,从查苗补种、病虫害防控到培育壮苗,再到粮食抢收与后续储存,确保在每一个环节都做到落实好各项技术措施,实现有效管理。莲峰镇农业农村、林草等部门实行技术指导“一对一”教学,做到村民有问题,干部有答案。

农业兴则农民富,仓廪实则百业兴。2023年,莲峰镇实现高原特色农业产值1.42亿元。今年以来,莲峰镇已种植玉米、马铃薯3万亩,以牛心甘蓝为主的冷凉蔬菜2000亩,天麻、云参、当归等中药材7800亩,计划新植枇杷300亩、杂粮5000亩、皇菊500亩,实现高原特色农业种植规模化,让农特产品带动当地群众致富。

昭通日报记者: 陈忠华 陈允琪 文/图

值班编审:马永孝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罗崇欢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永孝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罗崇欢
标签 >> 产业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