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理论丨浅谈领导干部如何跟媒体打交道

 2024-03-27 09:52  来源:昭通日报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目前,仍然有不少领导干部不敢、不会跟媒体打交道,面对镜头语无伦次,应对舆情束手无策,这暴露出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时的“本领恐慌”。事实证明,如果善于跟媒体打交道,就能运用媒体推动工作;反之就会阻碍工作,还可能酿成次生舆情。那么,网络时代领导干部应该如何跟媒体打交道呢?

一、与媒体建立友好关系

(一)内设宣传网信机构对接媒体

不仅党政机关内部应该设立宣传网信机构,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也应该设置。如果没有条件设置的,应该在办公室、党群部、外事部等部门设立宣传网信岗位,承担对外宣传、舆论引导、舆情处置等职能。

有些人误以为舆论引导工作是“务虚”,其他工作才是“务实”,这种错误认识危害较大。从近几年的舆情案例不难看出,无论本职工作做得再好,一个负面舆情就可能对全盘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一个组织成立宣传网信机构,或者设立相关岗位、落实人员后,对内有人收集整理报送相关信息;对外有人联络对接新闻媒体,从而能够确保在必要时协调媒体,进行宣传发动、舆情应对、舆论引导。

(二)有计划地经常开展活动

在年初应该部署新一年的宣传工作,确立目标、划出重点、制定措施。年度定计划、季度划重点、日常“敲黑板”,按部就班地遵循年度宣传主线进行宣传,平常又根据工作情况适时宣传,这个办法很管用。需要说明的是,宣传工作是紧跟重点工作和亮点工作的,新闻媒体也总是需要聚焦有新闻价值的重点和亮点,当然也有可能是聚焦不足,作监督报道。

以农业农村部门为例,大春生产、夏季管理、秋收情况、小春作物管护,这些基本上就是按季节分的一年的重点工作,而在这期间,可能会培育出新品种,也可能会有外来物种入侵;可能会丰产丰收,也可能发生天灾人祸导致粮食减产;既可能涌现出先进模范,也可能出现落后典型。在计划宣传报道时,就应该明确重点工作,对突发事件应提前制定舆论引导预案。

而要落实落地一年的外宣工作,当然得跟新闻媒体保持经常性联系,将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宣传方案提前同记者交换意见,征得媒体的支持,和媒体共同完成,形成连续的舆论宣传效果。

(三)为媒体采访打开方便之门

除了计划内的采访报道外,很多媒体记者还会主动上门采访报道。对此,大多数受访单位都会积极接待记者,也有一些受访单位认为记者不请自来打乱了自己的工作节奏,额外增加了工作负担。于是甲地推给乙地、这个部门推给那个部门,这不但耽搁了记者的时间,而且影响到采访的正常进行。

尤其在监督性报道中,这种情况时有发生。例如,最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在河北三河燕郊采访爆燃事故时遇阻。这种回避采访的做法其实是错误的,事实也证明,回避采访不仅不能“灭火”,还会导致“火上浇油”,引发更大的网络舆情。正如中国记协发文指出:正当采访是记者的权利。因此,受访单位应该保障记者的这种权利。因为,无论是反映成绩的正面报道,还是反映问题的监督报道,受访的领导干部都应该实事求是,客观看待成绩或问题,总结成功经验、寻求破题之道。即便是监督性报道,媒体采访其实是给受访单位或个人说明情况、争取公众理解的大好机会,是化危为机的窗口,所以要好好珍惜,为媒体采访打开方便之门。

二、利用媒体强素质树形象

(一)善于吸纳媒体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使用汉朝王充《论衡》中的名句:“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意思就是要多到群众中去听取意见建议,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媒体,尤其是新闻媒体和群众接触最为紧密,在平常的采访中,记者能和广大群众进行深入交流,可以听到其他人听不到的真话实话,可以了解民情、收集民意、吸纳民智。同时,媒体记者又见多识广,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群体,是汇集各路高手的“智库”。

近些年来,根据国家对社会主义新型智库建设要求,一些地方依托新闻单位建设了“媒体智库”,作为地方决策的智囊团,提供决策咨询。另外,还可以通过座谈会、恳谈会、研讨会等形式,积极听取媒体的意见建议,吸纳媒体智慧。既善于运用媒体发现矛盾问题,又善于运用媒体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化解矛盾问题、推动实际工作。

(二)把媒体作为树立形象的重要窗口

网络时代,领导干部形象受到网民的极大关注。特别是通过媒体报道后,领导干部的穿着打扮、肢体动作、语言表情都有可能被放大后成为网民热议的焦点。

注重外部形象。一项心理学研究表明,第一印象的构成55%来于一个人的外貌,包括服装、妆容、发型;38%来自举止,包括姿态、眼神、表情;7%来自语言,包括讲话的音色、语调和内容。因此,领导干部应该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自己的着装、妆容、发型进行调整,使之“应景”。同时,领导干部的行为举止也可能影响到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领导干部可以通过得体的肢体语言、和善的面部表情、自信的眼神向公众传达出阳光积极、和谐友善、值得信赖的信号。

领导干部通过媒体说话时,应注重语言简洁明了,避免使用复杂词汇和复杂句型,多使用大众易懂的语言。在关键信息和要点方面,应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使公众容易理解、乐于接受。尤其要防止说大话、空话、套话,做到言之有物,论之有据,善于理论结合实际,将具体问题放在大局中考虑,提出务实管用的措施。

如此一来,才能在公众心目中留下一个内外兼修的良好形象。

(三)使良好形象进入良性循环

因为“首因效应”,领导干部在公众面前展现出来的第一印象非常关键。但并不是“第一印象”过关后就能我行我素了,相反地,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后,需要长期努力维持并不断巩固,只有日拱一卒、久久为功,才能长久地保持良好形象。

很多领导干部通过日积月累的沉淀,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比如,周恩来、焦裕禄、杨善洲、钟南山、张桂梅等,在公众心目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这种良好的形象,需要领导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比普通人更加自律,做出更大的成绩和贡献。同时,与媒体保持良好的互动,真诚坦然地面对媒体和公众,使良好形象实现良性循环。

昭通日报记者:申正勇

审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周万琴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周万琴
标签 >> 阅读昭通 理论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