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视界丨豆沙镇:古道雄关涌新潮 民族团结谱新篇

 2023-09-20 11:26  来源:昭通新闻网

盐津县豆沙镇国土面积147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回、苗、白等各族群众7598户24218人,是一个多民族融居地区。境内石门雄关绝壁千仞,被关河一劈为二,形成了一条奇峻险秀的滇川古道。古道上有一块袁滋题记摩崖石刻,体现了唐朝中原与云南之间深入的民族交流与政治互动,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进程中所涌现出的一座伟大的精神丰碑,光彩熠熠,永耀后世。历史上,望帝杜宇、诸葛孔明、外邦友人马可·波罗、李蓝义军、讨袁统帅蔡锷、开国元勋朱德总司令、国学大师姜亮夫等名人群像,都曾在此留下身影与足迹,汇聚起通道文化、码头文化和移民文化的强大能量,向人们讲述着历史的风云。摩崖石刻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豆沙千年古镇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特色旅游集镇、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文联文化艺术创作基地,五尺道景区是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咽喉西蜀,锁钥南滇”关键地段的豆沙千年古镇,是中原与边疆人民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近年来,盐津县豆沙镇立足资源禀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着力传承历史文脉,奏响时代强音,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坚持全民参与 凝聚思想共识

豆沙镇突出重点,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凝聚各族群众的智慧,促进人人讲民族团结话、人人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人人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依托五尺道景区,深入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积极向游客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充分挖掘唐袁滋题记摩崖石刻的深刻内涵,向广大游客讲述袁滋题记摩崖石刻见证着内地与边疆的不断融合、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通过讲述各民族共同开拓祖国疆域的奋斗故事,让广大游客充分体会到与祖国共同开拓疆域、共同书写历史、共同创造文化的自豪感与归属感,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中小学依托袁滋题记摩崖石刻、石门关、交通体验馆、豆沙中学民主法治示范中心等,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把思想、行动融入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文化、基层党建的发展中,促进各族群众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搭建宣传平台 促进民族团结

豆沙镇组建宣讲团到村(社区)、学校、企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豆沙“唐袁滋题记摩崖石刻”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宣讲40余场次,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汇聚爱国之心、陶冶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志;组织干部群众代表到威信县扎西会议纪念馆、四川汶川映秀地震纪念馆、贵州遵义会议纪念馆等接受教育,赓续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利用专栏、墙报、农村应急广播,持续宣传普及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制定永久性标语、宣传牌、墙绘50余条;举办美食节等系列盛会,开展“同跳民族舞、共奔幸福路”等群众性文艺活动,促进各族群众大联欢、大团结;创新推出“联创共建、互学互助”机制,为机关单位、企业、学校与民族地区搭建交流互助、共建共荣平台,开展联创共建活动 20余次,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和谐生动局面。

强化固本培元 推动乡村振兴

10多年前,盐津县豆沙千年古镇曾遭受破坏性地震,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各界的关心帮助下,历经“重建、重塑、重生”,实现涅槃腾飞,豆沙镇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手挽手聚力巩固脱贫成果,肩并肩共促乡村振兴。2021年,豆沙镇生产总值5.24亿元,同比增长5.2%,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244元、12266元。建有标准化鸡舍424个,现有乌骨鸡存栏11.5万只,出栏18.2万只,受益农户326户;建有牛场31个,肉牛存栏3612头,受益农户674户;全镇笋山面积达11.4万亩,受益农户3492户。豆沙镇人民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得益于党的坚强领导,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生动地诠释了“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深化文旅融合 促进和谐发展

聚焦打响“旅游牌”,吃上“旅游饭”,豆沙镇创新思路,采取政府搭台、传媒唱戏、社会参与、打造品牌的方式,聘请专家学者搞策划,借助名人、名台、旅行社和举办活动宣传造势,加快融入川滇精品旅游线的步伐,举办了“情暖乌蒙”“相约豆沙”“阿迪力走钢丝”等系列活动,不断扩大了豆沙古镇的名气和影响力。讲解员向游客讲述的是袁滋题记摩崖石刻具有“维国家之统,定疆域之界,鉴民族之睦”等史料价值,是民族和睦的铁证。与大理“德化碑”共同印证了云南自古就是中国版图,中原与边疆一家亲的民族团结进步基因,生动地诠释了“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

加强党的领导 凝聚创建合力

豆沙镇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十四五”规划。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党校培训计划以及村规民约,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行“党建 + 创建”模式,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网格,统筹推进全镇各级各类资源下沉聚集到村(社区),建立常态化督查问效机制,凝聚各族党员干部群众合力,形成上下共抓、全员参与、合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生动局面。

豆沙镇始终把文化传承发展作为支撑民族团结最基础、最持久的力量,搭建各民族沟通的文化桥梁,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促进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携手共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昭通日报记者:陈忠华  文/图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单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