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人文| 永善文化先贤孙谦

 2023-08-12 09:31  来源:昭通新闻网

孙谦,原籍江苏淮安人,清乾隆初年进入永善,从雇工做起。一次偶然的机会,凭一篇即兴创作之文,名声大振。之后,他应好友邀请,四处办学育才,传道授业,教授弟子众多,是当地办学最先者,创造了从清乾隆中期到民国期间一百五十年永善教育辉煌。

怀才深藏不露 奇文惊艳四座

初到永善时,孙谦在桧溪一李氏地主家当雇工,平时沉默不语,只知拼命干活。当时,人们并不知道他的身世,只把他当作远方流落到此的难民。

有一天,李氏一位远方亲友病故,准备写祭文吊唁,四处寻找文案先生,但在方圆百里内都无此类人物。在万般无奈之下,李氏只好由家庭家师代笔。连续多日,家师提笔难下,坐立不安,似有难处。孙谦主动向李氏说:“待我试试。”李氏开初讥笑他太狂妄,但看他神色自然,似胸有成竹,像写文章的人。因急需祭文,便安排人准备笔墨纸砚,让孙谦试试。只见孙谦欣然提笔,不一会儿,便落笔千言,其文辞优美,催人流泪,旁观者无不称赞。

李氏带着孙谦起草的祭文连夜赶到四川叙府(今宜宾)亲友家参加丧礼。当展开祭文时,在场的文人雅士纷纷围上来,品读再三,皆称为奇文,追问作者何许人。几天后,一个叫葛张的饱学之士慕名而来,表面说是拜访孙谦,实际上主要想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孙谦,结果二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此后,孙谦在李家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不让他再做任何苦力,专门腾出几间房子,让其任家师,还在家族中专门挑选了几个机灵聪慧的幼童跟着孙谦读书习字。孙谦开始了传道解惑的教育生涯。

知音盛情邀请 井田办学育人

祭文引发的这次“意外”收获,让孙谦声名远播。于是,方圆百里的官宦人家、商贾大户纷纷前来争相聘请孙谦外出任教,孙谦都婉拒了。不久,孙谦应一些百姓要求,在桧溪集镇进行教授。因其知识渊博,教育有方,投在他门下的人越来越多,孙谦也一概收纳。几年下来,当地办学条件远远跟不上弟子的扩展速度,看着有些孩子入不了学,孙谦甚是着急。这时,葛张再次登门,重金聘请孙谦办学教书。为了培养更多人才,孙谦欣然应允。

孙谦讲学场所并非固定的一个地方,会在学生集中的地区,择地开讲,不拘条件,形式灵活。孙谦讲学时,听说当地有一个叫蒋仁闿的孩子,从小就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但因家里一贫如洗,读书上学更不敢奢望。于是,孙谦将其收入门下,并包揽了所有生活开支,让其专心读书。后来,蒋仁闿通过自身努力,成为贡生,条件明显改善,迎请恩师孙谦到家中进行奉养。

孙谦对永善教育事业投入了毕生精力,在他执教30余年里,往来于乡村之间,教授弟子以千计,是当地办学最先者,被公认为永善的开学先师。他舍得投入,所积累的束修(薪资)超万金,除置备简单的生活用具外,其余全部捐助乡人。他在永善的桧溪、吞都、井田、新拉、白沙等地都修建有文昌庙(宫),还设置义田、学院、乡会试路费田。他设置的义田,多为解决贫苦农民的生活困难;设置的路费田,专门为贫苦学生解决应试的费用。旧《云南通志》载,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62岁的孙谦等人倡捐了永善县学宫,未言捐出多少,估计不是小数目。另据《文化昭通·永善》一书中《文化奇人孙谦》介绍:“他在永善办教育,受他教育恩惠的人非常多,致使文风蒸蒸日上。自他办学之后,永善科举之风逐渐兴盛,至清末,永善考中进士5名,举人58名,秀才、贡生若干,在乌蒙地区首屈一指。”

带领门下弟子 编撰永善县志

除了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发展,孙谦对永善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组织门下弟子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编撰了清嘉庆版《永善县志略》。据《涟水日报》刊发的《孤禽避飞弹——隐士孙谦先生传略》一文介绍:嘉庆版《永善县志略》于嘉庆八年(1803年)7月完稿,仅有手抄本。这一年,孙谦73岁,弟子们各有分工,按照其要求搜集资料,撰写初稿,最后由孙谦考订统编。这本志书较为系统、全面地记载了永善从清雍正六年(1728年)建县到嘉庆八年间的历史和现状,是永善历史上第一部志书,除卷首有序文、征言、凡例、图考、气候等内容外,还分为沿革、学校、名宦、艺文等4卷,全书近9万字,门类和体例较全。该书成为当今了解和研究永善古代历史的县情书,也是后人修史编志的重要依据。

在修县志的艺文志部分,孙谦主动要求删去自己的所有文章,弟子们考虑到老师创作极不容易,便轮番做工作。最后,孙谦只同意收录其中的吟咏诗十首,分别为五律二首、七律二首、七绝六首,录其中七律一首如下:

五莲峰

漫将五老说仙踪,

涌地莲花结障重。

翠拔千寻排玉笋,

浓添几朵簇芙蓉。

云连叆叇蓬莱顶,

香满岧峣太华峰。

一片岚光青未了,

何须微雨洗山容。

孙谦晚年由恩贡生选授元谋县教谕,但他以年老为由拒任,于道光三年(1823年)癸未元旦去世,享年九十岁,丧事安排在佛滩三关蒋仁闿家操办,数百名弟子闻讯从各地赶来,个个披麻戴孝。弟子均争迎孙谦灵柩回本乡安葬,久争不决。这件事越闹越大,最后讼至永善县衙,面对这样一起“奇案”,知县一时也难以定夺。

第二天,知县提出一个“民间调解”的折中方案,即由县衙派出一位代表牵头,再由七乡各自推选出一位长者,组织一个议事班子,经协调商议, 最后决定将灵柩运至其生前最集中,教授时间最长、投入精力最多的井田安葬。同时还约定,每年先生忌日,弟子齐聚井田祭奠,其余弟子各建先生祠堂就近祀奉,这样争论才得以平息。一年一度的祭祀仪式隆重举行,每逢重大活动和清明节,永善的弟子都要到孙谦墓前祭扫,多数弟子家里供有孙谦牌位,这样的状况一直延续至20世纪60年代。

孙谦终身未娶,故无子嗣,对于其身世之谜,门下弟子和当地百姓也多有猜测。每当有人问起类似问题时,他却只字不提。先生临终时曾告诉门生,他本姓沈,名鹤鹏,又云翥,因家受灾,离家数千里,只为讨口饭。

历经几代辗转 事略终见天日

时间来到清光绪八年(1882年),一个名叫许印芳的举人,任永善县教谕。他听到许多关于孙谦的传奇故事,十分感兴趣,于是专门花了四年时间遍访永善境内,将所收集来的资料整理成《永善县井田乡撝吉孙先生事略》,全文千余字,因怕《事略》遗失,便将此文交给一个姓陈的好友保存。经过几代人的精心收藏,这篇极其珍贵的文章辗转到了西南师范大学永善籍教授邓子琴手中。1983年,时任永善县县长徐信昭赴重庆学习培训,邓子琴教授将珍藏多年的《永善县井田乡撝吉孙先生事略》亲自交到徐信昭手里,使得孙谦事迹重新为永善人所知。

20世纪80年代中期,永善县井田小学附近有一块当地群众用来洗衣的石碑,上书:“前清逸叟孙谦字益之先生墓”,同一面上书:“先生原姓沈……前清乾隆年间来隐是邦,创教兴学,诲人不倦,功德昭垂,邑人永感,其事略详见许印芳所作传文,另敕后墓左。”原碑已不知去向,此碑高1.2米、宽0.6米,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五月上旬重立,时任永善县县长李浚敬题并书。

作者:黄 桦 文/图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人文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