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点拨助考 | “积累与运用”考点攻关新中考

 2023-05-18 10:15  来源:昭通新闻网

一、中考积累与运用题考查形式的变化

在云南省2023年中考全省统一命题改革及新课标颁布的背景下,参考2023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参考试卷,预测今年初中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结构将有较大变化。

第一是“积累与运用”的变化:1.“语文知识积累”改为“积累与运用”;2.1至4题由单独记忆性考查变为在情景语段下综合考查,1至2题每个选项只有一个词,同2022年云南省卷真题相似;3.删减文学文化常识题;4.默写必做变选做,由6道必做题变为“2道选做题(4题选2题)+2道必做题”。

第二是分值的变化:题量减少1道,删减文学文化常识题;默写题由8分减至6分,减少了2分。

二、常考考点与备考策略

(一)选择题

选择题在新中考中占10分,在整张试卷中占比10%。中考语文要想考取高分,选择题的得分影响很大。复习准备不充分,解题方法不正确,就可能会栽倒在这种题型上。选择题既然作为一种题型,就一定有解题的规律。

考点一:字音

【常考考点】多音字、音近字、形近字、同音异形字和其他容易误读的字。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参考试卷与2022年省卷一样,考查词语均来自教材。看似考查的是课外知识,其实知识点源自于课本,这一点与字形题相同。

【考点攻关】

1.每课复习,特别是“读读写写”和页下注释出现的词语,结合具体语境来识记字音字词。

2.多音字及其相应的词语不放过,例:字帖(tiè)、妥帖(tiē)、请帖(tiě)。

3.声旁与字音不同的字及其词语不放过,例:莘莘(shēn)学子、鸿鹄(hú),可不能“认字认半边”。

4.同一个字音,不同写法的字可以归类记忆。例:“伫立”“贮存”。

5.关注只有一个读音但生活中容易误读的字。例:“潜移默化”中的“潜”只读qián,“脊梁”中的“脊”只读jǐ ,不是多音字。

考点二:字形

【常考考点】同字音题,主要考查形近而音不同的字、音同而形不同的字、多音字、音近形近字等。

【考点攻关】

1.扎实读准记牢课文中重要字形,多写“读读写写”和页下注释的词语。

2.根据词语意思判断字形,例:“蹒跚”意思是走路不稳,两个字都是“足”字旁。

3.整理字形错字,时时翻看,熟能生巧。

考点三:选词填空

【常考考点】要求考生根据语段语境,从选项中选择恰当的词语,重点考查在语境中理解运用词语的能力。

【考点攻关】

1.揣摩词义侧重,比如“传承”与“传播”,前者侧重于从古至今的流传,而后者侧重于范围广。

2.清词性,比如“倒影”和“倒映”,前者是名词,后者是动词,可加宾语。

3.注意词语使用的对象,比如“伫立”和“矗立”,两个词语都有立着的意思,但是“伫立”指长时间地站着,对象是人;“矗立”指高耸地立着,对象一般是物。

4.分清词语感情色彩,比如“死得其所”和“死有余辜”,前者意思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死,是褒义;后者指犯了很大过错,就算死也无法偿还,是贬义。

5.用好选项排除法,有些词语无法明确区别,可以先放一放,有可能两个词语都适合,不要着急,读完整个题目,后面的选项也许能帮助明确选定,可通过排除法选择答案。

6.语感与第一印象,面对不能分析的词语,相信自己的第一选择,相信语感。不要犹豫纠结,浪费时间。

考点四:病句判断

【常考考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不辨词意、语意重复、句式杂糅、不合逻辑和少用、误用或滥用关联词,题型为找出符合题干所指病因的病句或判断哪个句子有语病或选择对画线句子的修改正确的句子。

【考点攻关】

1.熟练掌握初中常见的8种病句类型,在平时练习中多分析病因并修改语病。

2.特别注意在做“选择对画线句子的修改正确的句子”这种类型的题时,最好先观察原句,判断清楚句子的病因在何处,再观察选项,避免先看选项造成混乱不清的情况出现。

考点五:句子排序

【常考考点】表面上考查语感,实际是考查对文体风格及特征的掌握情况、语言文字综合功底与逻辑思维能力。

【考点攻关】

题干中有5个或6个语句,需要按照语言逻辑排列成一个段落,在解答时,须按照步骤一步一步来完成。

1.阅读所有语句,做到心中有数,整体把握语段的主要内容。可以帮我们找到中心句,放在开头或者结尾处。

2.根据主要内容判别语段的类型,写景的段落一般有一定的顺序,或由远及近,或由高到低,或移步换景,或定点赏景,还可以观察题目或句子的标点,分号(;)多表示前后对仗或出现排比句式。

3.抓标志语,尽可能将确定相连的句子固定。关注“他”等代词,找出指代“他”的具体内容,放在前面;关注并列词语,关注连词,关注表示因果、并列、顺承、转折等的词语。在此过程中,可运用排除法。

4.将确定的选项对应的内容完整读一遍验证。

为了减少无效反复,解选择题要及时留下解题的痕迹。圈出明显的错处,平时练习时,还应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旁边。

(二)名句默写

默写由6道必做题变为2道选做题(4题选2题)+2道必做题。

【考点攻关】

1.课标规定古代诗文重点考察篇目:其中古诗词曲40篇、文言文21篇,结合理并解做到每篇默写不放过。

2.特别注意千古名句或哲理句,或使用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句子。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等。

3.特别注意音似异义的字,结合诗句的语境,在理解意思基础上记忆,如“欲辨已忘言”中的辨是“分辨”的意思;“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中“蓬”是“蓬草”,所以是草字头;“雁”是塞外的“大雁”,不是江南水乡的“小燕子”。

4.注意通假字,如“塞上燕脂凝夜紫”中的“燕”。

5.中考阅卷默写题双评,分差为0,对书写要求严格。建议本题书写使用楷书,笔画规范清晰。如有修改,一定要作答到该小题的范围内。

6.读清题干,看清填写要求。前4题选2题作答,根据相似的考题阅卷规则,我们要选择最有把握的两个题作答,并仔细检查每一个字,不然阅卷时将按答出的前两题打分。

总之,“积累与运用”部分,基础知识要下狠功夫准确理解,牢固掌握,千万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地记忆。记忆时失之毫厘,答题时就会谬以千里。

教师简介:陈玲,云天化中学一级教 师,水富市“骨干教师”,省级“优课名 师”,任初中语文教研组组长、备课组组 长、新教师指导教师;在第十一届全国初 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优秀课例中 获二等奖;昭通市校园文学大赛“最佳指 导教师”。曾指导教师参加昭通市课堂 大赛获一等奖,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得云 南省一等奖、二等奖。教学成绩优秀,寓 教于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作者 陈玲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童博谣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童博谣
标签 >> 民生 教育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