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8-20 10:45时至晌午,机器的轰鸣暂时平息,施工队的工人们摘下安全帽,三三两两蹲在路边的树荫下歇息。这是近段时间里,荞山镇田坝村岩头村民小组一天中少有的安静时刻——这里正在修建一条1.65公里的产业道路。
“你好,请问你们这混凝土……卖多少元一方?”村民刘明相和家人从自家院坝里走来,他声音里带着一丝忐忑,却又异常清晰。搓了搓沾着泥点的手,眼神里满是期盼。
“你买这个干什么?”施工人员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会有人突然来问。
“现在政策好了,政府都在为咱老百姓发展产业修硬化路了,我想趁着这个机会,自家出点钱把入户路和院坝也硬化了,图个下雨天走路、干活都清爽。”他的声音渐渐洪亮起来,字句间隐隐透着一股劲儿。
施工人员望向那片泥泞的院坝,又看了看刚修起的崭新产业路,当即说道:“你要是想自己硬化入户路和院坝,我们可以少收点钱,顺便帮你浇灌。”那一刻,施工人员心中不由得有了几分敬佩。
刘明相和家人听完,纷纷点头,没有丝毫犹豫,当场就应了下来。
还是晌午时分,搅拌机再度轰鸣起来,混凝土顺着管道倾泻在凹凸不平的小路上。刘明相带着全家齐上阵,平整场地、抹平水泥,在烈日下挥洒汗水。待水泥凝固后,他一脚接一脚地来回跺着脚下坚固平稳的路面,仿佛倾听到了多年心愿落地的回响,不由得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一条产业路是起点,一方水泥院坝是答卷。刘明相用自身积蓄浇筑的,不止是脚下方寸之地,更是“不等东风送暖、自向春山而行”的志气宣言!当政策的阳光照亮前路,唯有自力更生的汗水,能浇灌出庭院里的春天。这方寸间的坚实,正是千万个“刘明相”用双手写就的振兴密码:路通百业兴,人勤万福至。
通讯员:陈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