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篾匠的竹编人生

 2022-11-12 11:09  来源:昭通新闻网

秋日,天气晴好,居住在水富市太平镇盐井村余家山24组的老吴,早晨起床后就到房子旁边的竹林挑选竹子,准备砍伐一些适合编制背篓的竹材。

老吴名叫吴光元,今年56岁,从祖辈开始他们家就居住在余家山,这里离水富城大约有60公里,山高路远。余家山被群山环绕,山林葱郁、云雾环绕,这里的竹林生长得特别茂盛。因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老吴从13岁就开始跟随父辈学习农村用于承重的竹背篼和其他竹产品编制的手工活。至今,老吴已有43年的竹编经历,因手艺好,在当地是一名响当当的篾匠。

吴光元和妻子杨吉会在戗篾

要编制背篼,挑选竹子是关键。老吴通常会挑选出长势良好、无破损,竹龄在2年至3年的茨竹、楠竹或硬头黄竹作为编制竹背篼的原材料。挑选编制背篼的竹子用材对老吴来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竹林里一根根修长挺立的楠竹和茨竹是首选,楠竹具备密度高、硬度强的特点,而茨竹则具有韧劲好的特点,老吴只是随便看了两眼,就能选中想要的竹子,然后干净利落地将它们砍倒。随后,他轻松地肩扛一根,手提一根,将它们拎回了家里,随后开始下料、备料制作。

当天砍伐的竹子通常当天加工成备料是最好的。老吴用锯齿较细的手工钢锯将茨竹锯成约4.5米长的竹节备用,这是用于编制竹背篼筐身的;锯一些约3米至6米长的竹节用于竹背篼筐身锁口,再将楠竹锯成约1米长的竹节做成戗篾,加固背篼筐身。另外,还要将楠竹锯成竹节备用,主要是用于编制背篼底之用。

一阵忙碌之后,各样备料准备齐全。经过晾晒后,老吴开始了制作,首先是制作用于编制背篼筐身的起竹篾,只见老吴将竹节的一头用刀均分成约1厘米宽,再将竹节劈开成若干小条,接着用刀将小竹条削成起竹篾,老吴熟练而麻利地操作,一根根小竹条就在他手上很快成形。

而锁口篾的制作,则是将4.5米或以上的竹节对半劈开,用刀将劈开的竹片的一头均分成约1.5毫米至2毫米宽,然后再分离成细竹条,用刀将竹条分离成厚度为1.5毫米至2毫米的竹丝,最后,用刀将长竹丝的棱角削去(俗称刮竹丝),使竹丝表面变得十分光滑。起底篾的制作则是将20厘米至40厘米长的楠竹竹节用刀劈成1厘米宽的竹片,随后用刀劈成约厚度为1.5毫米至2毫米的小竹片。

筐身篾、锁口篾和起底篾的制作工艺复杂而烦琐,这些编制背篼的用料准备好后才算完成真正的备料。

竹背篼筐身的制作是从底部开始的,也叫起底,根据竹背篼编制大小选用长度为20厘米至40厘米长的小竹片及备好的篾片编制一个合适的长方形或者是正方形;随后是起角,将编制好的长方形或者是正方形的篾片向左上和右上交替扳起,一圈一圈向上编制背篼筐身,每一个格子编制成正六边形,一直向上编制到合适的高度。当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后就要进行锁口,编制锁口篾很讲究竹子的韧性。

戗篾,是对背篼进行加固的环节。老吴将备好的楠竹用刀劈成宽度略小于背篼筐身正六边形宽度的竹块,去除里层,留下带有竹青这一层。只见老吴麻利地将编制好的背篼筐身倒放在地上,将劈好戗篾按对角、前后、左右方向放在背篼筐底上,用木炭标记长度。然后将作好记号的戗篾放在火上熏烤,再制作“U”形戗篾,熏烤的目的是在制作“U”形戗篾时,保证转角处竹层完好无损。这时,老吴的妻子杨吉会帮忙打下手,找来熏烤的柴火,将火点燃后,对戗篾进行熏烤。而他们的两个孙子则在一旁玩耍,一家人其乐融融。

老吴用戗背篼的专用工具将戗篾按预设好的对角戗篾、前后戗篾,左右戗篾戗入背篼筐身,这样编制的背篼更加牢固耐用。从一根竹子到一个背篼,砍、锯、切、剖、拉、撬、烤、编、织、削、磨、戗,一套动作下来行云流水。从砍到编的每一道工序,老吴都了然于胸,尖锐的竹子在他布满老茧却灵巧的手上没了“脾气”,任由摆布,剖出来的篾片又轻又薄、粗细均匀,青黄篾分明,大小长短,收放转折,全凭眼睛和手上的感觉。

多年来,老吴靠着这门手艺,养活了一家人。前几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老吴将旧的竹泥房拆除,修建了三层楼的新房,随着交通条件改善,水泥路硬化到了家门口,老吴还买了一辆小汽车代步。如今,两个儿子外出务工挣钱,他和妻子则在家带孙儿,养着两头三四百斤的大肥猪,有空时就制作背篼销售,一年能挣1.5万元左右,日子也越来越好。

背篼是农村常用的农业生产用具,农民对竹背篼都不陌生。二十世纪,背篼对农村来说需求量比较大,老吴说,十多年前,他家最畅销时一年能卖出600多个,后来,随着大多数人外出务工,农村需求量逐渐减少,而现在一年最多能卖出200个,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可能背篼会逐渐减少,但它对农村人的生产生活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它承载着农村人的很多记忆。

通讯员:狄廷秀 文/图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童博谣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童博谣
标签 >> 文学 水富 乡村振兴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