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楼: 穿越历史烟云 述说风雨沧桑

 2022-09-23 16:47  来源:昭通新闻网

望海楼,一座伫立凤凰山下,穿越历史烟云的古楼;

望海楼,一座凝聚智慧结晶,镶嵌人文印记的古楼;

望海楼,一座记录城市巨变,见证昭通发展的古楼。

望海楼,是谈起昭通就绕不开的风物胜景和地标建筑,至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作为“昭阳八景”之一的“恩波蜃影”,也是昭通重要的革命遗址,特别是修建了时尚、大气的望海楼公园后,这里总是人来人往,成为昭通市民感受红色文化、学习党史、休闲赏景的好去处。

望海楼位于昭通城南凤凰山脚下,清乾隆25年(1760年)恩安县知县沈生遴建。当时此地一片汪洋,楼的四周叠浪涌碧。云南总督爱星阿游览登楼,见沿闸柳树映日摇曳,楼下水光滟滟,叠浪摇天,凤凰山和楼阁倒影参差,有海市蜃楼之风,遂更名并题匾“恩波楼”,意为皇恩浩荡,恩波昭通。咸丰年间,望海楼毁于兵燹。光绪年间,邑绅杨履恒倡议并筹资重建。楼门题写楹联:“万千气象满垌野,杨柳楼台接凤凰。”1983年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再次修缮完工,并建立人工湖。2012年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至此,“昭阳八景”之一的“恩波蜃影”再次以全新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

提起望海楼,还有一段古老美丽的神话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当时的望海楼公园及周边都是汪洋一片,在这片汪洋中居住着老龙王一家,老龙王有一个善良可爱的小公主。在小公主与小金龙结婚当日,突然天降祥瑞,飞来一只七彩凤凰带着小公主和小金龙在天上飞了一圈,婚礼完成后七彩凤凰变成了恩波楼后的一座山静静地守护着两人。后来每天小金龙都带着小公主到这座楼上看海戏水、看日出日落,所以当地很多人就把此楼叫做“望海楼”。

笔者抵达望海楼时,已是下午时分,还来不及滋生诗意旷达的想象,已经被其风韵深深吸引。抬头仰望,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望海楼显得很气派,尤其是门头“烟波楼”三个大字让人浮想联翩,以文字概述的望海楼简介,被铭刻于石碑之上,以期为史证。虽说是初次来,却早在诗中和视频中与之邂逅过多回,系住了千丝万缕的情怀,更像故人重逢,感到熟悉又温暖。清光绪庚辰进士谢文翘曾沿着历史的古迹来到望海楼,面对空寂楼阁与云卷云舒,以《恩波蜃影》为题,写了一首五律诗:“空蒙含蜃气,烟雨此登临。倒影飞甍漾,微波落涨深。梅黄宜倚笛,稻绿喜穿针。嗣茸欣同志,清樽我尚任。”此诗触摸到人类最敏感的故乡情结,引发无数游子的心灵共鸣,谢文翘与望海楼结下的奇缘,随着传诵的诗篇名扬四海。

倘若用历史的广角镜头去探视,弥漫过战争硝烟的望海楼,是到昭通必打卡的红色地标。望海楼还有一个“特别身份”——中共昭通地下党早期革命活动纪念地。据史料记载,这里曾经多次举办党员、进步学生、农民积极分子学习培训,组织党员和革命骨干学习马列主义理论。1929年初,受中共云南省工委委派,省工委委员到昭通传达省工委《加强农村工作的指示》,传达会议就在望海楼内举行。此后,中共昭通地下党的同志常以郊游为名,到望海楼进行工作联系。近年来,望海楼成为昭通开展党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场所,市、区两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定期不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到此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追寻先辈足迹、领会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昭通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迅速地拉开了城市的骨架。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地标建筑,身上都烙印着时代痕迹,也记录昭通这座城市的成长轨迹,记录着昭通人的安居乐业。望海楼也迎来“大变身”:2010年,以望海楼为核心景点、占地面积近400亩的望海楼公园正式建成,其中有人造小岛,岛上树木丛生,远处的人造拱桥犹如一条白龙在水上潜游,桥的东面望海楼耸立在岸边,清风徐来,微波泛起,蓝天白云踏浪轻舞,美丽的景色引人入胜,成为昭通中心城市广大市民茶余饭后闲逛消遣的必到之地。

每到日出日落时分,楼光云影、水天一色,亦幻亦真,如临仙境,游人如织,络绎不绝。或行吟,或寻古,或探幽,或吟诗,或唱歌,或跳舞,或散步,或健身,或遛娃,或打太极,甚至无所事事地闲逛……都会让你心神俱静,烦恼顿消,感受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地,身心俱悦。

在清风吹拂的早晨,在暮色四合的傍晚,在细雨缠绵的春季,在蝉声激荡的夏日,在秋高气爽的秋季,在冬雪漫天的冬日……不同季节的望海楼,总有不同的味道。

通讯员:黄 禅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张宗健
标签 >> 昭阳区 人文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