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先——面对未来,你准备好了吗?

 2022-09-23 09:40  来源:昭通新闻网

在《三体》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在乱纪元里,日出日落毫无规律可言,刚刚升起的太阳可能在下一秒就会熄灭,可能会出现数十年的白昼,也可能会出现半个世纪的黑夜。天空中可能会出现3个太阳,大地变成一片火海,天空中也可能出现3颗飞星……”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高温、干旱、山火、地震、泥石流等一系列自然灾害接踵而来,再加上新冠肺炎病毒的肆虐,面对未来,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疫情还未结束,今年夏天,国内各地高温给人们一记当头棒喝,气候危机的背后是生态破坏和自然失序的呼救与呐喊。我第一次听到了“热射病”,平日里的口头禅“热死了,热死了”原来真的会出现,似乎我们的生活里只剩下了两个季节——夏季和冬季。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在不知不觉流逝的时光里越来越过得不知春秋。

20世纪80年代,昭通四季分明,生态也很好,城里的风景一点都不亚于风景区。那时候的春天,随处可见巴掌大的五彩蝴蝶。被我们称为“蝴蝶皇后”的,是一种通身黑色、蔚蓝色圆点在翅膀四角和触角上的大蝴蝶。当它停下来的时候,平整地伸展开一对大翅膀,又大又圆的蓝色图案就像两对眼睛一样。每当它出现的时候,身边总会围绕着一大群花色各异、大小不同的蝴蝶,应该是“蝴蝶皇后”的簇拥者吧。还有食指一样粗细、墨绿色的蜻蜓,它的尾部是深蓝色,翅膀上面有叶脉一样的纹路,在太阳光下呈现出彩虹的颜色。当它从你身边飞过的时候,你能清晰地听见它翅膀扇出像极了螺旋桨的声音来。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看到的很多昆虫都比起现在的大而美丽。

夏天,溪水里蹦跳的鲫鱼、雨过天晴后遍地的野菌子和地木耳是我们最喜欢的东西。大人带着小孩拎着提篮出门,一会儿,就能拣满一提篮的山珍,要是运气好,还可以捉到几条大鲫鱼。秋天的瓜果挂满围墙,院子里的“四方天”不再是孩子们闹腾的乐园。犹记得,中秋节时,大龙洞的水池里会出现3个月亮的倒影。秋天是一个处处透着明艳亮丽色彩的季节,天空以及周围的山色、植物的颜色饱和度都非常高,随便拎出哪一条街道来都足以媲美现在的网红打卡地。冬天的屋檐下到处都可以看到冰柱倒挂着如同钟乳石一般,那时候的冬天是刺骨的冷,是把秋裤脚扎进袜子里的心情。

现在的小孩子似乎有些可怜,他们看蝴蝶或者一些小昆虫都是通过书本、电视或动植物标本的展览会,有些生物还没等到他们出生就已经消失了。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做应季蔬菜,童年生活都是浸泡在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和虚拟世界里。他们不知道捞鱼摸虾、捉蛐蛐、养蝌蚪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体验,因为生态环境变了,导致人们生活习惯也发生了改变。即使他们能乘坐飞机到处旅游,也只是走马观花;即使去过很多地方,也没有在他们心里留下多少深刻印象。他们没有在野外观察蜗牛或者去田野里采风画画的经历,尽管这些活动到最后都成了孩子们户外嬉戏追逐的借口,但这样的经历足以温暖孩子一生。他们的童年里,有过这么一段与大自然亲近的快乐时光。他们没有在老师的带领下坐在田埂边看农民伯伯收割麦子的时候,内心却憧憬着何时才能快快长大的感受。那些回不去的昨天,碧空如洗的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是遍地溪水都会跳出鱼虾的惊喜,还是空气里永远藏着青草、泥土和花香的气息。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我们不断向她索取却不知道珍惜,导致她久病缠身,旧伤未愈又添新伤。我们欠她一声道歉,欠山川河流一声道歉,尤其是亏欠土地太多太多的人间温暖。我们吃着土地里长出来的食物,却在不停地喷洒数不尽的农药、除草除虫剂和抗生素,需求越来越大,大地只能“饮鸩止渴”。不知道,未来她还能给我们些什么,我们是不是该好好反思?而不是到了必须强行按下暂停键的时候才来补救,一面付出惨重的代价,一面却又重蹈覆辙。当我们真正懂得,未来将面临一场浩大的“自然生态保卫战”时,就应该从当下开始我们的改变。

改变我们看似方便却埋下诸多隐患的生活习惯,那就要我们对不可降解塑料袋说“不”。我们的后代子孙,不应该生活在白色垃圾的世界里,选用环保袋或养成自带购物小推车的习惯,比如,菜市场,我们可以试试“返古”的方式。用谷草捆蔬菜、拴鸡鸭鱼肉等,还可以用荷叶或大菜叶包一些零散的食物再用谷草捆起来,尽量选择生物类型的打包方法,一人少用一个塑料袋,尽可能减轻大自然的压力。

改变我们外出开车、骑摩托的出行方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或者骑单车、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每人每天少开一次车尤其是大排量的汽车、摩托车,放下略带虚荣的心理。汽车、摩托车并不真正代表你的身份与地位,只有你的认知与学识才能体现骑自行车和步行,其实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里,多了一种慢下来的体验感和沉淀心情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选择低碳出行,既给我们的环境少一些压力,也给我们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

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考的角度。有人说,生活要有仪式感,那什么才算是真正的“仪式感”呢?我们会想到很多方式来吸引眼球,或许,在礼物这件事上我们是可以换个方式去思考的。在生日、重要节日或者纪念日,我们可以试着与重要的人购买树苗到山上去栽种,然后不定期去看看它的长势。有时候,仪式感更多的应该是心灵慰藉而不一定非要借助礼物,种下一些有纪念意义的绿植,也可以让空气多一些清新。

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不知道,但是我希望更多的人在当下用我们的积极行动来打赢这场史无前例的自然生态保卫战!

作者:李 敏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张宗健
标签 >> 环保 文化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