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悦享丰收季 喜迎“二十大” |盐津兴隆:养好“致富牛” 引领群众奔“钱程”

 2022-09-14 11:00  来源:微盐津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近年来,盐津县兴隆乡以党建示范带动为引领,大力发展肉牛产业,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走进盐津县兴隆乡蒿芝村肉牛养殖基地,只见牛圈里,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肉牛正在悠闲地吃着草料,基地务工群众忙碌地在圈内打扫卫生、喂料。蒿芝村党总支书记王成邦忙着给圈舍管理人员交代养牛注意事项。

王成邦说,在蒿芝村,以前群众养牛的积极性不高,大多零星散养,没有形成规模。肉牛产业发展基础薄弱,资金和技术都很短缺。为改变这一现状,蒿芝村抢抓盐津县大力发展肉牛富民产业的机遇,把握推动养牛产业发展相关优惠政策,4名村干部带头,积极贷款270万元投入到肉牛产业发展中。其中,村党总支书记王成邦就大胆贷款200多万元,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建设了养牛场,养殖规模达到132头。

“为了激发群众养牛的积极性,我们村干部带头集资养牛,以此带动周边的群众,增强他们的信心,让大家共同来参与,抱团养牛致富。”蒿芝村党总支书记王成邦这样说。

村民王显强,没有特别的技能,以前一直在外面务工,吃了不少苦头,收入也比较低。王成邦的养殖场建起来以后,他就“铁”了心的在这里务工,一干就是两年多了,每月还有3600元的收入,让王显强十分高兴。

“我觉得在家门口就找到这份工作,而且有稳定的收入了,确实很不错。”村民王显强说。

在村干部的带动下,全村有120户农户参与肉牛养殖,带动就业240多人,养殖大户王成乾就是其中一户。看着自己牛圈里33头膘肥体壮的肉牛,他给自己算了一笔账,去年出售了5头牛,除去买牛、草料等成本,每头净赚了2000多元。今年有望出栏10头,那么收入就十分可观了。尝到养牛“甜头”的王成乾高兴得合不拢嘴,对发展肉牛产业更是充满了信心。

“我看到村上王书记都带养头牛,而且养这么多。我就觉得这个事情干得成。这个年头,在外面打工也很辛苦,回来一边带孙子,一边养牛还是挺好的,现在我对养牛比较有信心,下一步希望把肉牛养殖规模扩大一点,多增加一些收入。”肉牛养殖户王成乾信心满满地说。

目前,蒿芝村肉牛养殖100头规模以上的圈舍有15个。50头规模的圈舍有20个。肉牛存栏1427头,其中能繁母牛1262头。

据兴隆乡人民政府副乡长罗云介绍,兴隆乡根据各村情况,因地制宜,创新措施,积极推进肉牛产业发展。如今,全乡肉牛存栏4500余头,其中能繁母牛3800头,100头以上规模的圈舍53个。肉牛产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根据盐津县委政府不让一头牛游离于组织化之外的要求,我们兴隆乡以党建为引领,充分调动各片区党支部的力量,发动各片区的农户参与养牛致富,目前取得了一些成效。下步,兴隆乡将继续‘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绿色品牌为抓手,以网络销售为平台,以利益共享为目标’,走‘千家万户齐参与,壮大基础母牛群;能人大户强带动,集中育肥商品牛’的肉牛产业发展路子,不断壮大肉牛产业,引领群众走实乡村振兴路。”兴隆乡人民政府副乡长罗云这样说。

信息来源:盐津县融媒体中心 黄成元 李昌忠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二十大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