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初心践承诺 赴汤蹈火护团结——昭通市消防救援队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

 2022-08-26 15:41  来源:民族时报

编者按:这是一个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几岁的群体,他们不是钢筋铁骨,却与烈火共舞,与灾难斗争,只为心中“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的信仰。他们将青春绽放在守护人民安全、维护民族团结之中,让各族群众时时感受到祖国的温暖和力量,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这里为大家讲述昭通市巧家县、鲁甸县、彝良县消防救援大队为昭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保驾护航的故事。

巧家县消防救援大队:

护航社会经济平稳发展 筑牢民族团结安全屏障

在巧家县消防救援大队训练场上,24岁的救援队员吕波和其他队员顶着30多度的高温,全副武装地开展高空科目训练,汗水顺着他们青春的面庞流下。

多年来,巧家县消防救援大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主责主业双融双促。大力开展民族政策、民族知识、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人物事迹的学习,提升全体指战员的思想意识,让他们成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宣传者、践行者。

近年来,巧家县消防救援大队累计培训重点单位负责人、小区物业管理人、社区群众等近1000人次;联合县教体局组织全县学校师生观看消防教育网课,累计教育受益6万余人次;17名乡镇专职消防队队长积极履职,采取入户宣传、集体宣讲等方式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受益人数近3万人次;先后40余次深入社区,组织消防宣传大使、网格员等宣传骨干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活动,大力普及火灾预防及逃生自救知识,进一步扩大消防安全宣传覆盖面,营造“人人关注消防、人人参与消防”的良好氛围。

自建队以来,巧家县消防救援大队服务各族群众,屡建奇功,共出警4312起,转移受灾群众1800余人,营救被困群众451人,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2次,多次受到上级表彰,成为昭通消防救援队伍的一面旗帜。

“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承诺,在防火救援中为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成为各族群众奔赴美好生活的守护者,是我们永恒的使命!”巧家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刘林高说。

鲁甸县消防救援大队:

人民消防为人民 赴汤蹈火护团结

油盆灭火、坐膝悬垂、大绳攀爬等项目让人们看着心惊肉跳,但这仅仅是鲁甸县消防救援大队队员们的日常训练内容。

鲁甸县消防救援大队共有消防员12人,专职队员30人,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宛若一个大家庭。大家一起训练、一起赴汤蹈火,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凝聚起齐心为民的强大合力。

大队每年定期对外组织开展营区“消防开放日”活动,邀请辖区单位职工、学校师生及社区群众到科普教育馆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学习培训。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宣传长廊,在宣传消防安全的同时,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知识的宣传,让长廊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阵地。

2014年8月3日,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鲁甸县消防救援大队第一时间赶赴震中龙头山重灾区,冒着现场无数次余震二次坍塌的危险,舍生忘死,连续作战,出色地完成了抗震救灾各项急、难、险、重任务,用实际行动为灾区群众托起了生的希望,在整个地震救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队政治教导员柳川云就是在那次救援中,失去了一只手。

这只是鲁甸县消防救援大队无数救援任务当中的一个,也是鲁甸县消防救援大队始终为当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保驾护航、积极构建和谐民族关系、鲁甸县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县三项重点工作任务为抓手,紧紧围绕“实践者、践行者、开拓者、逆行者”的要求,主动融入地方发展,以坚定的信念和不变的操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消防力量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大队每年接出警都在150起左右,抢救被困人员约40人,挽回财产损失约8000万元。

彝良县消防救援大队:

培育五朵民族花 共叙团结鱼水情

多年来,彝良县消防救援大队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授旗训词精神,强化政治学习,担当职责使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消防救援队伍作用,用心用情培育五朵“民族花”,共叙将军故里鱼水情。

强化教育,用思想浇灌“团结花”。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大队党委集中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对外宣传培训等内容中,切实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深深扎根消防救援人员心中。

灭火救援,用行动谱写“为民花”。近年来,大队共接警1345起,出动消防车1364辆次、消防救援人员9457人次,抢救被困人员144人,疏散群众829人,抢救财产价值747万元,保护财产价值219万元,以实际行动彰显“人民消防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关注民生,用爱心编织“共建花”。近年来,大队共计深入敬老院为老人做家务和送去慰问品6次,连续12年探望慰问2名因公牺牲的消防员和专职队员家属,开展捐资助学捐款捐物2万余元,为各民族缺水群众送水20多车次100余吨。

务实创新,用忠诚铸造“亲民花”。以全县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九小”场所、自建房、老旧小区等重点场所为重心,开展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发动经营户、居民更换老旧电线,增设防止短路、过负荷、漏电等电气保护装置;每年向上级争取专项基金用于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为全县各族同胞消防安全保驾护航。

敞开红门,用服务树立“形象花”。近年来,大队累计培训消防志愿者300余人,利用消防站开放日组织各单位到大队参观体验60余次,有力促进各族干部交往交流交融,树立消防良好形象。

在防火宣传中尽心尽责,守护县域经济平稳发展,在无情的灾难面前,赴汤蹈火、逆向而行助民于危难,彝良县消防救援大队用实际行动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阐释着中华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真情。 

来源:民族时报

校对:胡远松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民族团结 典型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