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之旅

 2022-07-07 17:04  来源:昭通新闻网

一个人一辈子能去多少地方,一个地方又能去多少次呢?延安,对于新闻人来说,是这一生必须去感悟的一个地方。这是一座魂牵梦绕的红都,这是一块中国革命的圣地,这同样是一方养育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热土。

2022年的仲夏时节,我心怀敬仰由南到北踏上了延安这块红色革命圣地。过去陕北给我的印象是荒凉,贫瘠。如今那些荒山秃岭披上了厚厚的植被,映入眼帘的是浓密的林木和满目的苍翠。高亢悠扬的信天游回响在黄河的滔滔浪花中,安塞腰鼓打得震天动地、尘土飞扬。陕北人执着不屈的品格流淌在黄土高原的褶皱里。

山有去脉,水有流向,土有层纹。作为新闻人,我们的根在延安,这个夏天我细细地品味着红色延安。延安这本大书一打开,每一页都卷涌着革命的烽火岁月。

6月22日,到延安已是深夜,大巴车行驶在百米大道上我仿佛看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从这里飞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国共和谈。一轮轮五光十色的灯光照耀着巍巍宝塔山,课本里贺敬之写道:“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真切地呈现在我的眼前。今天的延安人以宝塔为坐标,以山为屏,用声音和光影把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投影在山上,让每一个到达延安的人都知晓这段不朽的历史。

经过一夜休整,我们便踏上了清凉山。这里,山势陡峭,树木葱茏,清凉山与宝塔山、凤凰山隔河相望三山鼎足而立。清凉山被誉为“新闻山”,曾是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等众多新闻出版单位的所在地。陈毅将军曾赋诗称赞:“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当年,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在这里办起了报纸、刊物、电台、印刷厂,把党中央的英明主张、革命的战略和策略、人民群众的呼声等,传向全国四面八方,传向世界。如今这里仍保留着原来新闻工作者工作生活的窑洞和工作设备,这里是我们寻根的关键所在。

走进清凉山下的新闻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立于大厅中央的那支和枪杆子一样坚挺有力的钢笔,石碑上镌刻着“深入群众,不尚空谈”八个大字赫然于展馆序厅。这是1942年,为强调新闻报道不要流于形式、脱离群众,毛泽东为《解放日报》写下的题词。

讲解员为我们讲述着《解放日报》改版对延安新闻工作者来说,是一场深刻而又具体的教育和训练。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致读者》,宣布从即日起对报纸的版面加以彻底的改革,加强党性,坚定地成为党中央的喉舌。改版主旨鲜明:强化了党报的政治属性,使《解放日报》能够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

《解放日报》改版充分说明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也是党领导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坚持党性原则,确保新闻工作在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政治上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然要求加强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作为党报记者应时刻紧绷政治这根弦,无论是把握主题还是采访写作,都要从政治的高度来考虑问题,紧密联系政治,报纸的宣传要跟当前的政治联系起来。作为记者更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政治敏锐性。

《解放日报》创始人博古当年说:“作为一个党报记者到地方去采访,千万不要像公鸡那样,跳到墙头上,咯咯咯地高啼几声就拍拍翅膀跑掉了。而是要像母鸡那样,每到一个地方就下蛋孵小鸡。”当年提出的明确要求今天读来仍不过时。正如我们今天的新闻宣传工作,身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人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只有践行“四力”,扎根人民,才能让我们的新闻报道吸引人、感染人、影响人。

在清凉山上,我看到我采写的稿件《昭通的苹果红了》被《解放日报》社的新媒体“上观新闻”采用刊登,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此时此景,让我更加振奋。站在新闻前辈们曾战斗过的新闻一线,回想这些谆谆的教诲与告诫,让我们当代新闻人受益良多。延安新闻纪念馆不仅保存和延续着新闻事业的血脉,更将延安精神薪火相传。

此次延安之行,我还参观了延安文艺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革命旧址、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枣园革命旧址等。在延安文艺纪念馆内,我看到丁玲的作品《一颗未出膛的枪弹》,这是丁玲到陕北后写的第一篇小说,小说起因源自作者从彭德怀将军那儿听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描写一个因掉队而被老百姓留藏在家里的小红军战士。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面对要枪杀他的国民党士兵他说:“还是留着一颗枪弹吧!留着去打日本!你可以用刀杀掉我!”丁玲塑造了一个小红军在团结抗日、共赴国难的关键时刻所表现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歌颂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威力。讲解员说:“这篇小说在国统区产生了极大的反响,不少国民党官兵看了之后为之动容,一个小红军尚且如此,纷纷表示要抗日。”毛泽东曾评价丁玲: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此时此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新闻工作者记录时代风云、引领舆论方向,新闻事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对于优秀的新闻记者来说,“一支笔,能抵三千毛瑟枪。”

在杨家岭、王家坪、枣园、宝塔山,每一个窑洞内都有叙不完的故事,每一寸土地都布满伟人们的足迹,每一寸土地都密密麻麻地写满历史。参观完这些伟人们的旧居,我的思绪被拉近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杨家岭的早晨,我仿佛看到了毛主席在小炕桌上写下了《沁园春・雪》,毛主席在小炕桌上写下的何止是一首诗词,中国革命这部气势磅礴,雄伟壮丽的伟大史诗,不就是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在小炕桌上挥就的么?我脑子里时常会浮现毛主席坐在小桌子前奋笔挥洒。走出枣园的窑洞,我仿佛听到了“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在延安的日子里,我们一次次跨延安桥,一番番穿延安市,行进之间,潺潺流淌的延河绵延不绝。安塞腰鼓奏出雄浑的凯歌,黄河奔涌着流过这片英雄的土地。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回味这次延安行,就像进行了一次人生的大洗礼,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不得不反省自己……

昭通日报:莫娟 文/图

校对:胡远松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张永刚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张永刚
标签 >> 文化 昭通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