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庄的“六大战略”之交通篇:崛起的村庄交通变迁图谱

 2022-03-27 13:27  来源:昭通新闻网

一个曾经泥泞不堪的自然村,从土路到水泥路,从贫困到富庶,从一条小路通村到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从解决温饱到在小康路上奔跑,因为路,因为有路,有更多的出路——

一个村庄的“六大战略”之交通篇

崛起的村庄交通变迁图谱

阳光洒在黄训强三层半的小洋楼,66岁的他每天这个时候会下楼,沿着村庄的小路漫步。

黄训强漫步到村里的小广场,邻居陈大富早已坐在石桌旁,他们唠嗑一阵后,黄训强感到索然无味,起身顺着村子的公路准备去地里看看。

路上,他不时停下来与在菜园里忙碌的左邻右舍闲聊。

黄训强转悠到村口的菜地里,看到蔬菜长势喜人,他给蔬菜浇了浇水,帮耷拉着头的蔬菜扶正身子。围着地转悠一圈后,他坐在路边,看着凤(凰)苏(家院)公路上的车来车往,一个人默默地发呆。

太阳升起,不远处的元龙小学传来一阵琅琅书声后,大喇叭开始放起音乐,听到这些,黄训强条件反射地站起来,整理一下衣领,向着东南方向庄重地敬礼。

这里是昭阳区永丰镇元龙社区陈家营自然村,一个鲜花盛开、四季常绿的村庄,是黄训强土生土长的地方。他当过兵、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火线入党后,担任了解放军某部迫击炮班班长。

黄训强对现在稳定而富足的生活感慨很多。

坐在村庄的广场上,说起往事,黄训强记忆最深的是村庄的路,说得最多的也是路。

他说,从记事起觉得生活极其艰难,家里经常揭不开锅盖。10岁以前,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吃饱饭,最好的游戏就是赤脚在地里玩泥巴。幸而父母开明,再穷也让他上了几年学。

少年时代,穿草鞋走在乡间田埂上,他最奢望的是拥有一双胶鞋,那就不用每天光脚板走路和去池塘洗脚。

日子缓慢向前。

18岁那年,黄训强参军了,几年后当了一名班长,参加那场对越自卫反击战,荣立三等功。1978年的春天,在一封家书里,他得知自己走了很多年的田埂,因为土地下户,父亲那一辈的乡邻投工投劳铺筑了约两米宽的土路。

退伍后,黄训强回到故乡,在宅基地里垒起一座土坯房,在这里结婚生子,在这里挣扎生存。

有了孩子,他开始寻思着挣钱贴补家用,东拼西凑买了一辆人力板车,每天到城里帮人搬运货物,生活状况慢慢有了好转。

孩子出生后,他买了辆载重自行车,往返于乡场,赶场贩卖土特产。

从村里到同样尘土飞扬的乡场路,这一走就是10年。

20世纪末,在有关部门的关心下,村路铺了风化石并进一步拓宽,村里第一个拥有自行车的他,已经很满足了。

那些年,土肥苗壮的陈家营自然村粮食基本够吃,成了人人羡慕的富足之地。多年过去,虽然村里多了几条土路,但出行仍十分艰难,雨季家家户户必备几双雨鞋。

日子不紧不慢,村里的路经历几次修缮,拓宽了路面,部分也进行硬化,仍没有一条像样的路通往外面。儿子买了一辆摩托车后,村里的摩托车多了起来。每天在灰尘弥漫的路上,总有匆匆忙忙的摩托车从村路驶过。

陈家营自然村的人沉浸在自我满足的时候,一路之隔的三甲村却开始迅猛发展,村里有了产业,靠外出务工,家家户户挣回了大把的钞票,盖起了小洋楼。

陈家营村民急眼了,多次找到社区和镇政府领导,希望帮助解决交通难题,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机会终于来了,昭阳区通乡公路凤苏公路准备改扩建,历经多次选址均因各种原因无法推进,昭阳区委、区政府以及永丰镇党委、镇政府和社区各级领导多次沿途反复调研后,按照最优化的道路改扩建方案,这条公路将从村庄穿过,必然要占用村里的土地,而且多达38亩。

陈家营自然村的群众得知后,在村干部和社区领导的召集下,89户人召开群众会,商讨公路修建征地处置办法,黄训强等多名村民的土地将因为修路被占用,社区领导和村民小组长在征求大家意见后,被征用土地最多的黄训强站出来率先坚决支持。穷怕了的村民合计后,斩钉截铁地表示坚决支持公路修建。

方案敲定后,村民小组决定将38亩土地拿出来无偿支持公路修建,同时对土地下户时每家每户所分土地进行一次重新分配。

合理分配土地的同时,公路建设方入驻村里,看到群众生产生活仍十分困难,帮助村里改善了部分基础设施。

村民最关心的还是基础设施问题,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村庄的规划第一次提上了议程,村民大会坚决支持,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也落地陈家营自然村。

按照计划,对道路规划后再进行全面硬化,村民对住房改扩建后,按照规划审批进行美化亮化,一张建房图纸将村庄的蓝图勾画出来:每家每户建房按照规划,房屋为小庭院式建筑,按照实际人口,报批后修建;村庄规划有了明确规定,修建房屋不得占用公共路面;每户自行选址修建或改建,政府投入部分改造资金,验收后兑现。

当然,还有很多明确的改建条款:房屋前必须留出足够面积,家家户户要有小花园、小菜园,并留有车位等。

立足长远发展的村庄规划,得到村民一致拥护,在公路修建的同时,村庄改造也随之进行。

顺着昭通城南出发,汽车驶入昭鲁快捷通道,横跨在十字路口的一座立交桥出现在眼前,都香高速公路、机场连接线、西环高速公路以及大山包一级公路都在这里交汇、分流。

顺着大山包一级公路行驶几分钟后,就到了凤苏公路,左转后在村里转悠,西环高速公路的高架下,顺着一条宽敞的油路不到半小时车程就到达陈家营自然村。

走进陈家营自然村,四通八达的道路宽敞、整洁。家家户户门前小花园里鲜花盛开,村民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种植苹果、养牛,随着道路畅通,青壮年外出务工挣钱,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也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有了路,陈家营自然村就有了奔头。

几年前,云南伯格勒食品有限公司率先入驻陈家营自然村,流转了土地,种植巨菌草养殖黄牛、土鸡,公司业务发展迅猛,成为畜产品养殖、开发齐头并进的生态优势产业,带动了当地群众致富的同时,公司正在进行二期项目规划,准备建设一个西南地区最大清真肉牛屠宰场。

群众流转土地后,借助便利的交通条件,纷纷进城务工,踏实肯干的青壮年抱团发展,参与了昭通很多建设项目的施工,致富带头人带着村庄努力向前奔跑。

看到了陈家营自然村的良好发展前景,昭通田源农业公司参与了陈家营自然村的生态种植项目,流转了近千亩土地,标准化种植了苹果。已开始投产的果园,现在苹果花怒放,十余个早、中、晚熟的苹果品种,今年7月即可上市销售。

穿过凤苏公路,天成草莓种植园就坐落在河边。109个草莓种植大棚里,十余个品种的草莓开始上市,因为光照足、土地养分足,加之科学种植,个大味美的草莓,甚是诱人。

“以前想都不敢想,村里发展会这么迅猛。”元龙社区党支部宣传委员马永朝说。目前,陈家营自然村定位于城市的旅游观光农业和特色生态养殖业为主体,发挥交通便利条件和区位优势,采取‘党支部+公司+农户+基地’的形式,引入天成草莓种植园种植了数十亩草莓。

“借助无法复制的区位优势,坚持做绿色产业大开发,做大做强村庄独有的产业品牌!”元龙社区党支部书记马殿彭对于陈家营自然村的谋划,还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中。

昭通日报记者:杨明/文  毛利涛 张广玉/图

审核: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张宗健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