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与病魔抗争不息的情与爱

 2016-01-11 16:55  来源:

本网讯(记者 毛利涛)时下,尽管已经是严冬,但这个冬天却没有往年那么寒冷。寒风中,张世彪求助的神情,还有在病魔面前那抗争不息的眼神激励着我去给他们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在采访中,深深的体会到了父母之爱大于天的深刻含义,这是一个家庭与病魔抗争的感人故事,因为他们正走在一条充满坎坷与荆棘、又充满人间真情与厚爱的感人之路上。

1月6日下午,记者走进了位于云南省大关县翠华镇雄魁村环田村民小组张世彪的家,那本来应该是一个应该很温馨的家。可此时,其父亲张永顺带着年仅12岁的孩子张世彪却远在千里外的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接受治疗。没了两个男主角的家庭似乎差了许多应有的生气。

有种快乐叫天伦之乐

13年前,张永顺与同村的王显会志同道合,组建了一个新家庭,会泥水工的张永顺时常在外做工,王显会在家搞点养殖和种植,夫妻俩的勤劳与和睦得到了邻居们的羡慕目光,也赢得了邻居们的敬重。2004年,他们夫妻又添新丁,孩子张世彪的出世给这个家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忙完工回家的张永顺总是把张世彪抱在怀里亲个不停,夫妻两人也因孩子的出世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张世彪在父母亲的关怀下开心的成长着,从“呀、呀”说话到蹒跚开步行走,也极为顺利,孩子的健康成长也给这个家平添了许多生气。夫唱妇随、其乐融融,一家人沉浸在幸福的小日子中,尽享着天伦之乐。

有种灾难叫从天而降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张世彪两岁时,一场突发的灾难悄然降临到这个幸福的家庭身上。

2006年,张永顺与妻子王显会跟随打工大军前往浙江打工,两岁的张世彪在家由奶奶带着一起生活。就在夫妻俩憧憬着未来,盘算着挣点钱回家修房子的时候,家中传来了孩子生病的消息,二人急忙收拾行装往家中赶。

据王显会回忆:当时张世彪就是鼻子里经常出血,偶尔还从嘴中吐几口,在县人民医院检查、输液十多天都没好转。便转院到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治疗,被确诊为再生性障碍贫血病。这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做骨髓移植,但考虑到费用极高和孩子太小,医生建议先采取保守治疗。经过一年的吃药保守治疗,病情没有恶化,也没见有什么好转。

就这样,2007年末,张永顺夫妇听说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治疗这类病很专业,一家人将近3岁的张世彪送到了该院进行检查医治,医生建议还是得做骨髓移植,不然只能吃药顺着,因为目前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

就这样,他们一家便徘徊在苦点钱给孩子买药治疗的检查的困境中无法自拔,据王显会介绍,目前已经负债了15万元左右。

2016新年伊始,张世彪的病情再次加重,在大家沉浸在元旦节日的时候,他们父子已经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和病房中住院治疗中。

记者在张永顺家看到,他们十年前就砌好的一排三间石墙,至今仍没有打板,长满青苔的墙体记录着岁月的变迁。门前的鱼塘已经放干养殖了100余只野鸡,准备在春节期间价格高点时全部卖掉给孩子治病,勤劳、善良的一家已经深深的陷入了这治病的怪圈之中。

有种感动叫爱心无限

当记者问及这么多年你们一直不放弃对孩子的治疗,是什么支撑着他们时。王显会坚定而刚毅的神情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普天之下最崇高的父母之爱!

她说:“世彪很听话,也很懂事,尽管身体不好,但他只要有空都想好好的学习,由于检查和治疗让学习耽搁很多,可每次考试成绩的平均分都在80分以上,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关心他。所以,不管怎么样我们都想尽最大努力来给他治疗,希望他能像正常人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

他们家的困难当地政府也给予了极大帮助,不但评了农村低保给他们,当地的新农合也及时给予减免,但所有这些对于张世彪骨髓移植所需费用50万左右的巨额费用却只是杯水车薪。

目前,他们家已经申报山东省齐鲁干细胞工程有限公司开展骨骼配型检测。为了减少费用开支,1月9日,张世彪与父亲张永顺已经出院转回家中等待配型结果。可回来后,张世彪又持续发烧,每天在县民办医院(维芳医院)内输液缓解病情。

中国南方网发出《望各位伸出援手,您的一份爱心可以挽救一个家庭》的倡议书;一群知情爱心人士自发组织了一个“关注张世彪爱心群”,自发组织爱心人士献爱心,目前已经募捐到爱心款26000余元。

据悉,当地于1月11日上午9时在大关县翠华镇雄魁村庆云小学为张世彪组织现场捐款活动,一股股爱心的暖流在神州大地涌动着,他们家的命运已经与大家联系在了一起。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