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育桃李——记绥江县中城镇大庙小学校长罗定桃

 2021-11-02 16:29  来源:昭通新闻网

“我是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是党把我培养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只要国家需要我,孩子们需要我,再苦再累我也要坚守。”这是绥江县中城镇大庙小学校长罗定桃笔记本中的一段话。

大庙小学位于海拔1800米的华峰山,罗定桃从代课教师转正成为正式教师再到当校长,整整27年没有离开过这里,他把最美好的青春全部奉献给了这片养育他的土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践行着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和共产党员的初心,用粉笔书写大爱和忠诚。

罗定桃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朴实善良的农民,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罗定桃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不计得失、甘于奉献的优良品质。在贫困山区教书20多年,他有很多次机会可以调入县城,但他都主动放弃了。当组织上找他谈话时,他说:“从内心讲我也想进城,但这里的孩子们更需要我,我觉得在这种艰苦的地方更能体现人生的价值。”

1992年,罗定桃高中毕业后,他本可以继续到大学深造,但他在家是长子,3个弟弟还小,他不忍心操劳一辈子的父母肩上再压重担。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选择了放弃读书回家替父母分忧。没有读书了,梦想还在,白天劳动又苦又累,晚上他依然坚持看书到深夜。知子莫若父,父亲虽然没文化,但他知道儿子的心思在学校,只是因为家庭拖累了他,为此,老人深深地自责。

1994年,大庙小学招代课教师,由于当时条件艰苦,交通不便,从县城到学校要走3个多小时,加上代课教师每月只有54元工资,多数人宁愿去打工也不愿代课。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三番五次上门做罗定桃的工作。但他始终没有答应,如果去代课,父母就更累了。其实,父亲早就看出了儿子的心思,他有更高的追求。一天晚上,父亲对罗定桃说:“现在我们这里的青壮年大部分都外出挣钱去了,把孩子丢在家里怪可怜的!既然国家需要你,你就放心地去吧,家里这点活我们还能应付。”就这样,罗定桃走进了大庙小学,成了一名代课教师,从此,学校成了他的家,孩子们成了他一生的牵挂。

第一次站在讲台上,当听到孩子们喊“老师好”的时候,再看看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他暗暗发誓:要用自己的知识去改变孩子们的命运,要在三尺讲台上实现人生的价值!

1996年,代课两年多的罗定桃被吸收为预备党员,他心情非常激动,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了:“服从组织分配,安心山沟育人”的誓言。2000年8月,罗定桃因表现突出被转为正式教师,教书虽然辛苦,但组织的关怀令罗定桃十分感动,他说:“我能够成为正式教师,离不开党的关怀和培养,我感到肩上的责任更大了。今后,我将加强学习,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把孩子们培养成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有用人才。”2005年8月,罗定桃被任命为大庙小学校长,他觉得这是组织上对自己的信任,同时又担心工作干不好,辜负了上级领导的期望。为此,他更加努力工作,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学校,经常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好老师、一个称职的校长。

在罗定桃的办公室里,长期放着几件孩子穿的型号不同的衣服。他说:“在这里读书的都是农村孩子,上学要走很远的路,有时在路上遇到下雨又没带雨伞,身上就会打湿,衣服是准备给孩子们换的。”细微见真情,只有真心爱孩子,才会想到这些细节。罗定桃就是这样,心中时刻想着孩子,在他办公室的抽屉里,还经常备有创可贴、感冒药、酒精等。他经常说:“现在农村留守儿童多,许多孩子缺失父爱和母爱;作为教师,在传授孩子知识的同时,还要像父母一样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健康。”

说到关心学生,感受最深的是杨梅和杨胜桃两姐弟。在姐弟俩分别上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时候,父亲因患肝癌去世,母亲是听障人士,丈夫去世后,她无力承担巨大的压力,竟抛下姐弟俩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信。可怜的姐弟俩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过着非常艰难的日子。姐弟俩的遭遇引起了罗定桃的关注,为了让缺失父爱母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他默默地资助两个孩子上学,经常为孩子送衣物,还动员其他老师和社会人士献爱心,并将孩子的家庭情况逐级向相关部门进行了汇报,政府部门也高度重视,除了给予相关政策照顾外,还拨出专款为这个困难的家庭建了新房,改善了他们一家人的居住条件。

现在,姐弟俩都进入了县城读中学,但罗定桃对他们的关心并没有因此中断。他一直牵挂着他们,经常打听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2020年冬天,他听说姐弟俩还没有过冬的衣服,便为两个孩子各买了一件羽绒服,并把电话号码留给孩子奶奶,叮嘱孩子奶奶如果遇到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及时与他联系。懂事的杨梅十分感谢罗老师,她说:“罗老师像父亲一样关心我和弟弟,我只有好好读书,有能力以后,也像罗老师一样去关心需要关心的人。”

在他的带动下,学校老师勇挑重担、爱岗敬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连续多年在全镇保持前列。罗定桃说:“只有老师优秀学生才优秀,孩子们因个体差异不可能成绩都好,但我们要通过教育让每个孩子品德都好,以后进入社会,就算做不了大事,但至少不会去做危害国家、危害社会的事情。”

通讯员 杨仕书 文/图


审核:王明贵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王明贵
责任编辑:张宗健
标签 >> 教育 绥江 校园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