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小藤椅“编”出新生活

 2020-09-22 16:07  来源:昭通新闻网

从家到藤椅厂只有短短800多米的距离,却是陈同宥走过的最幸福的路程。62岁的他,每天不知疲倦地往返其间,他知道这800多米的距离,是自己摆脱贫困,点燃生活的希望。一手攥着长长的藤条,另一只手小心翼翼地配合勾勒着藤椅的坐垫纹路,两手配合着缠绕。一张原本平平无奇的藤椅架子,经过陈大爷一番巧妙的编织转而变成一件精致的“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

“在家门口就能学技术,编出这么别致的藤椅,真是没想到。”陈同宥高兴地说道。陈同宥的老家在巧家县大寨镇官村。那里山高坡陡,土地贫瘠,交通十分不便。“一家5口人,还有2个娃娃在读书,地里面连包谷都种不出来,只能种洋芋和荞麦,一年到头没有什么进账。”长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和生活的压力也让陈同宥两鬓飞霜,皱纹满布,青筋暴露的双手长满了硬生生的茧皮显得十分沧桑。

今年3月份,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陈同宥一家人从老家搬到了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景新社区,生活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没有工作经验,年纪也大了,外出打工没人要。社区工作人员告诉我,可以来编藤椅,技术要求不高,有师傅教,我就过来了。”说着老人眼底眉梢藏不住的笑意,搬了新家找到了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是能勉强糊口,陈大爷很知足。

“到现在工作了半年多了,我手脚慢每天也能做个一两个,赚的钱也够基本生活了,可比在老家好多了!”

藤编技术不复杂,简单易学、工作地点不受限制、工作方式不受制约、低投入、高产出、适应人群广、带动性强,特别适合妇女群众和特殊困难家庭居家灵活就业。

“在家带孩子,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忙完家务,送孩子去上学,家住和悦社区的宋先春便匆匆赶到藤椅扶贫车间干活,熟练地上下翻飞藤条,一个座椅从有到无,才4天的学习,她已经掌握藤编技术要领。

今年44岁的宋先春,是巧家县大寨镇哆车村人。丈夫和大儿子常年在外务工,自己则带着年幼的小儿子在老家种种地,做做家务,一年也赚不了几个钱。今年4月,一家人从老家搬到了卯家湾安置区和悦社区,孩子也顺利在卯家湾第三幼儿园入学。不再时时刻刻需要盯着孩子,省去了宋新春不少烦恼,也让她有了不少闲暇的时间。

一刻也闲不住的她,说干就干,开始在周边物色合适的工作。可是说着容易,做起来却让她犯了愁。工资高,技术性强的,没法做;离家远,下班时间晚的,又接送不了孩子。正当此时,听说了藤椅扶贫车间在招工人,她抱着试试的态度来到了扶贫车间,负责人告诉她,经过培训后可以来加工车间,也可以拿回家加工,工作时间可以自由安排,计件工资,多劳多得。“这不正适合我吗?除了接送孩子的空闲时间我都可以来做,既打发了时间,又挣了钱。”

车间里机器震动、淅淅索索的编织声音不断回荡、交响着,工人们个个低着头,争分夺秒,专心致志的忙活着手里的工作。在往里的角落,林桂程、卢正米这对“80后”的小夫妻,也正密切配合着一个按住藤条,一个用铁钉枪固定。

两人前些年一直在外务工,家里两个孩子上学一直由老人带着。老家离镇上距离远,走路要花上2个小时才到,坐车也要将近1个小时,要照顾孩子读书就不得不在镇上租房。今年3月份一家6口从巧家县小河镇马安村搬到了卯家湾安置区的春熙社区,生活环境好了,交通便利了,孩子读书也方便了。

“受疫情的影响外面的工作也不好找,家里面老人年纪也大了,小娃儿也要读书,想找个离家近的地方工作。”经社区工作人员推荐,夫妻俩来到了藤椅扶贫车间工作。因为年纪轻,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除了藤椅的编织外,他们也承担了藤椅钉线等稍微复杂的工序。“能带小孩,能照顾老人,还能挣钱,就在家门口,不用在外面漂泊,白天一起上班,晚上一起下班照顾老人孩子,心里很踏实!”

为提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造血”功能,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有收入、快致富”。鲁甸县按照“政策扶贫,企业搭台,贫困户参与”的原则,采取“扶贫车间+贫困户”的模式运行,建立扶贫车间,从“输血”到“造血”帮助了像陈同宥、宋先春一样有着各种各样就业困难的人群,又解除了就业人员照管家庭、照顾老人和小孩的后顾之忧,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有事做、有活干、有钱赚,脱贫有希望!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娟 实习生 刘卓娅)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实习 彭树梅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实习 彭树梅
标签 >> 民生 藤椅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