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扶贫一线”系列报道之⑨|用热血青春交出一本扶贫“硬账”

 2020-03-03 12:08  来源:昭通新闻网

原标题:用热血青春交出一本扶贫“硬账”——昭通市选派优秀干部助力脱贫攻坚侧记

放眼望去,冬日的鲁甸县江底镇洗羊塘村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绿葱葱的各类苗木在山间地头沐浴着阳光雨露次第拔节。这是2020年1月14日,记者眼中的洗羊塘。

“我们村目前种植了枇杷、苹果桉、铜钱桉、蓝星球、康乃馨等多种苗木花卉。”阮殿网一边向记者介绍情况,一边领着大家爬山、下沟查看苗木花卉的长势。阮殿网是鲁甸县林业和草原局驻洗羊塘村的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他先后在江底镇江底社区、仙人洞村和洗羊塘村参与扶贫工作。江底镇的同志都说哪里的工作“坚钢”(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哪里就有阮队长匆匆忙忙的身影。

2017年,阮殿网到了洗羊塘村后,马不停蹄进村入户搞调研,很快摸清了全村的基本情况。洗羊塘村地处干热河谷地带,因缺水干燥,传统的烤烟、玉米、洋芋等种植业难以有效促进群众增收。洗羊塘村当时还属于“无钱办事”的集体经济“空壳村”,直接影响了洗羊塘村的脱贫出列。阮殿网确定了工作重点,就是为村集体和广大群众发展富民产业,以此增强发展后劲。该村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昭会高速公路、“213”国道等穿境而过,苗木花卉产业在这里发展大有可为,前景可观。

阮殿网带领驻村扶贫工作队与洗羊塘村党总支一起,通过多方考察和调研,决定成立鲲鹏种养专业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劳务合作等形式参与。该合作社于2018年4月流转土地70余亩,从外地引进康乃馨、腊梅、蓝星球等花卉品种进行试种。当年7月种植了30亩康乃馨,2019年4月就收获了第一季,康乃馨在昆明斗南花市热销,受到市民的青睐,产值近100万元。合作社带动160户贫困户发展致富,贫困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村集体增收2万余元,还解决了30个贫困劳动力就业岗位,一下子解决了贫困户就业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两大难题。

合作社种植的康乃馨获得成功后,有人提出应及时扩大种植规模。但阮殿网和村党总支书记马开永却认为农产业的发展不能急,要多做探索,不能盲目扩展,要减小种植风险,避免群众受到损失。基于这样的考虑,合作社除了继续发展花卉种植外,及时引进枇杷、铜钱桉、蓝星球等进行试种,试种成功后,再让群众自行选择种植。2019年,鲲鹏种养专业合作社打头阵,计划种植1000亩枇杷,目前已经成功种植了400亩。

“很多部门领导都怕阮队长和我,说我们脸皮厚,缠人得很,要不到项目就不走。一个项目数十次才能跑到手,脸皮不厚咋行,有了项目,群众致富就有希望。”马开永这样调侃。

阮殿网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心无旁骛地驻村、脚踏实地抓帮扶,竭尽全力解民忧、千方百计促发展。他说:“洗羊塘虽已脱贫摘帽,但乡村振兴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党员笃志躬行。”

全市像阮殿网这样脚踏实地干事业的干部不少,仅2019年,全市就精准选派了4555名优秀干部驻村扶贫。昭通坚持把脱贫攻坚战场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大熔炉”,按照“硬选人、选硬人”的要求,从市、县部门选派优秀干部到第一线参加脱贫攻坚战,让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增长见识、磨砺才干,推动形成民情在一线掌握、决策在一线形成、政绩在一线创造、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挖掘、干部在一线发现的长效机制。

2020年元旦,马关虎没有假期,依然坚守在铁家湾村“两委”办公室。新一年开始了,他用笔记本梳理着2019年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及新一年的计划。他是鲁甸县桃源回族乡下派到铁家湾的村党总支书记。

甲百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车厘子丰收了。周燕摄

“群众要脱贫致富必须发展产业。”马关虎和铁家湾村“两委”经过调研,决定成立“甲百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甲”寓意最好,“百果”指发展多种经济林果。他介绍,2019年,铁家湾村村民通过种植车厘子,定点销售至昆明,创收50余万元。

铁家湾村党总支为更好地服务群众,还从村党总支部、村“两委”成员和驻村扶贫工作队中下派16名干部到每个村民小组任组长助理,帮助村民小组长做好本组工作。只要村民有什么诉求,找到组长助理就能更快、更好地解决。村民马兴德需要安装个电表,现在只要联系组长助理就能帮助解决,而以往需要多次跑村“两委”,因为负责签字盖章的人员不一定守在办公室,大多时候是外出做扶贫遍访工作。

全市不仅派出大量扶贫干部,还在2019年先后从市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选派624名处级、科级干部担任脱贫攻坚驻村督导员。彭代斌就是从昭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选派到昭阳区洒渔镇三台村担任脱贫攻坚驻村督导员的。

他一只手拿着笔记本,一只手拎着木棍。1月13日,彭代斌又开展了日常的遍访工作,看看苹果园里哪家还未冬剪,外出打工的有几家回来过年了,他心里默默计划着要走的村民家。他说:“第一天到村,就是这样左右手各拿一样走村串户,笔记本记录村民的情况,木棍就是防村子里认生的狗。村民现在已经和我非常熟悉了,看家护院的狗也认得我了,木棍也不起用了,但是习惯这样拎着了。”近1年来,彭代斌成了三台村千余户村民家的常客。

洒兴自来水厂于2018年由镇政府投资新建,2019年投入使用,惠及洒渔镇区域内的4个自然村,通过彭代斌和三台村“两委”经过半年时间与承包方数次反复协商,终于让承包方让利群众,以最低价收取水费,每年村集体经济还能收益8万元至10万元。“1毛钱1毛钱的往下压价,反正得让村民用水得实惠。”彭代斌说。

三台村“两委”工作给力得到了群众的广泛信任和支持。去年,三台村建文化广场,占地23亩,涉及40多户村民房屋或果园,村“两委”通过“一事一议”做通群众思想工作,这40多户村民主动拆了房屋或砍了果树,无偿支持文化广场的修建。

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创办村集体经济实体、农危改、复垦复绿、辍学劝返……一项项脱贫攻坚工作通过驻村干部、督导员及当地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的努力得到落实。前仆后继的扶贫干部们用青春、用热血交出了一本本“硬账”。

从村(组)到乡(镇),从昭阳到镇雄,从日出到日暮,从初春到隆冬,扶贫干部奔跑的足音踏出脱贫攻坚的雄浑节拍,铿锵而笃定,昭通的脱贫攻坚大战胜利在望,新年的钟声敲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定能实现。

采访手记|拼搏在扶贫一线

脱贫有多难,扶贫干部就有多拼。伟大的事业从来与伟大奉献、极致付出相连。他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汗水浇灌收获,用生命书写忠诚,兑现党向人民作出的“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鲁甸6.5级地震发生后,阮殿网就开始了他的驻村工作,5年多的驻村帮扶,2000个日夜,他肩负组织重托,奔波在灾后恢复重建、脱贫攻坚的路上,人到位、心到位、行到位、扶到位,带领群众圆梦小康,展现了一名帮扶干部敢于担当、服务群众的时代风采。

“我有什么理由懈怠,没有!”彭代斌说,身边的干部激励着他一步步向前,敢担当、勇拼搏。昭阳区洒渔镇三台村党总支书记原本是老板,资产众多,最后还是放弃了经商,担起了全村脱贫致富的重任;58岁的村委会副主任邓兴彩,为了脱贫攻坚工作,从电脑开关机学起,现在已经能熟练掌握WPS应用,不管是在电脑上填报表格、写汇报材料,还是手机里的各类APP填报都能操作。驻村时间不长,彭代斌已把三台村家家户户的情况捋了个“门儿清”,“我每到一家就拉开了聊,让村民说自家的情况,说别家的情况,然后再左右印证,有的情况,他们自家亲人都不一定知道。”

扶贫干部顾不上自己,陪不了家人,心心念念的都是贫困户脱贫致富,加班成常态、工作连轴转。

尽锐出战、扎根田垄,众多的扶贫干部突破了群众思维壁垒,融化坚冰;引来科技热流,灌溉荒芜;探索造血机制,耕耘梦想。一个个“民生高地”不断刷新,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 燕)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李丽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