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六大战略”之生态文明

 2019-09-04 18:47  来源:昭通市人民政府

昭通位于云南省东北部、金沙江下游右岸,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乌蒙山区腹地,近年来,昭通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市委三届十次全会将生态文明纳入全市“六大战略”高位推进,市委、市政府用实际行动“守住一片蓝天、绿化一方群山、护好一江清水、建设一座果城”,奋力谱写好中国最美丽省份昭通篇章,昭通生态文明建设步伐迈得更坚实,环境变化更加可喜。通过不懈努力,空气质量从良到好、从好到优,昭阳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从2016年的95.4%提高到2018年的99.5%,同比上升4.1个百分点,超出省政府考核目标2.3个百分点,创近20年最佳水平。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河流水质总体良好,列入国家考核的9个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标准,达标率100%,列入考核的市、县、区级14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标准,达标率为93.3%。今年1-3月,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好的前30名中,昭通排名21位。森林覆盖率从6.7%提高到36.74%,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84.26%,林木绿化率达58%,自然保护地面积稳定在162万亩以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受保护率达90%,湿地面积达53.65万亩,湿地保护率达22.83 %。



主要做法

以战略高度统筹部署生态文明建设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体制机制建设作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立足点。组织成立由书记、市长为双主任的昭通市环境保护委员会,研究制定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保护工作目标,协调解决全局性、区域性重大环境问题。成立市委市政府“生态文明”战略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问题。制定出台了《昭通市环境保护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管理规定(试行)》《昭通市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实施方案》《昭通生态市建设规划(2015-2025年)》等重要文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生态系统建设

一是强化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全面实施生态文明战略,以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总体目标,着力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着力加强金沙江、赤水河等重点流域生态保护,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在稳定耕地面积基础上,把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或发展经济林果。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天然林保护面积87.54万亩、退耕还林还草255.98万亩、退牧还草72.2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993.24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60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地面积0.165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7.17%。

二是抓实生态保护示范建设。建立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保护体系,全面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强化天然林和公益林管护,对原始独特天然林实行重点保护,不断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市级自然保护区8个、县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际重要湿地1处、省级湿地3处、国家森林公园2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县2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73个、创建率50%,市级生态文明村(社区)796个,创建率60%。

三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加强。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昭通特有野生生物资源及物种基因均纳入保护范围,60多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栖息地和50多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地得到有效保护。巧家五针松、大山包黑颈鹤、鲁甸黄杉、盐津野生桢楠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白水江特有鱼类等极小种群物种纳入保护项目。

强化环境综合防治

一是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在全省率先完成昭通市内长江经济带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的签订。全市落实市、县、乡、村4633名河长制,实现“一个U盘下达河长令”。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印发了《长江支流赤水河昭通段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方案》,航测、人工排查等任务正稳步推进。开展县级及以上共18个集中式饮用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和供水人口10000人以上的乡镇饮用水源基础信息调查,已完成21个千吨万人水源地基本情况排查,正在开展千吨万人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工作。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建改造乡镇供水设施23个、污水处理设施37个,污水处理率达到85%。紧紧围绕“实施新型城镇化,打造滇东北城市明珠”的定位,以综合治理城市污水收集和沿河截污为着力点,对列为国家城市“黑臭水体”挂牌督办的昭阳区利济河、秃尾河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完成利济河河道整治17.88公里,敷设沿河截污干管16.26公里;完成秃尾河河道整治27.47公里,敷设沿河截污干管29.582公里;完成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配套建设,新增日处理2万立方米污水处理设施,使昭通中心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8万立方米,累计处理污水1962万立方米,削减利济河COD污染负荷2927吨,为我市COD总量减排做出积极贡献,河道“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昭阳区利济河、秃尾河黑臭水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二是全面推进蓝天保卫战。启动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改造22个,新增工业企业35户。完成非煤矿山升级改造245座,重组矿山100座,淘汰和关闭矿山292座,关闭退出煤矿21对,淘汰落后产能293万吨。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99台,淘汰水泥粉末产能40万吨。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机动车7631辆,检验机动车422998辆,检验合格率为94.21%。


三是稳步推进净土保卫战。市政府与11县市区政府及市直相关部门签订了《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将土壤污染治理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县市区政府及市直各部门。完成55个农用地详查水稻协同调查点位核查和520个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踏勘调查;完成60个土壤样品及154个农产品样品采样制样;完成146个农用地点位土壤采样监测,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全覆盖。建立疑似污染地块57处,污染地块1处。我市作为云南省第二次污染源普查伴生放射性矿普查初测唯一试点单位,全面完成了污染源清查和入户调查,确定污染源普查对象2226个(其中工业源2035个、农业源149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42个)。


四是着力打好固废污染物处置战。华新水泥窑生活垃圾处置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行,对昭阳区垃圾填埋场历史遗留垃圾进行了有序处理。稳步开展昭阳中心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前期工作,绥江县新县城垃圾处理场项目、水富县第二垃圾处理场项目建设和盐津、永善2县渗滤液处理设施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昭阳区、鲁甸县医疗废物处置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行,镇雄县医疗废物处置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对标对表抓实问题整改

自2015年10月以来,昭通分别接受了中央环保督察、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生态环境部西南督察局环保综合督察和省委、省政府环保督察等4次环保督察及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饮用水源地、黑臭水体、绿盾专项行动等4个专项督察,发现一批突出环境问题。昭通按照问题整改对标对表要求,采取挂图作战,问题清单,限时办结等措施,积极有序开展三善堂垃圾污染环境问题、医疗废物处置滞后等一批久拖未决的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经认真梳理,四次督察反馈的242个问题,已完成整改206个,完成率为85%。交办的431件投诉举报件,已完成整改401件,正在整改30件,完成率为93%。

严格环境监管执法

强化污染减排与治理。淘汰水泥粉末产能40万吨,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2%,突出危废、医废、化工等重点行业污染减排。严格依法环评审批。2016年以来,累计审批和备案建设项目5690个。借助各级环保督察之力,注重强化环保“三同时”制度落实,依法对辖区内国控、省控、市控相关重点行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情况和重大建设项目生态环境问题实施现场监督检查,加强建设项目日常环境监管。2016年以来,全市环境行政执法共立案835件,下发处罚决定书809件,处罚金额5995万元。


协同整治城乡环境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全市水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成效显著。加强“两污”基础建设。启动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项目5个,生活垃圾处理处置项目6个,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7.72%,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3.95%。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对12条重点小流域开展了综合治理,完成流域治理面积42.23平方公里,完成治理投资5880万元。实施土壤保护和修复。争取中央和省级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0563亿元,实施洛泽河流域(彝良段)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镇雄县黑树镇王家沟历史遗留硫磺冶炼废渣综合处置及生态恢复工程、昭阳区南方优质苹果产业基地土壤修复示范项目工程。强化农村环境整治。争取中央和省级环保专项资金1.2亿元,先后对123个村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整治村庄垃圾得到集中堆放和定期清运,污水和人畜粪便集中收集处理率明显提高,村庄人居环境和公共环境得到逐步改善。

来源丨昭通市人民政府丨昭通市生态环境局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生态 昭通 经济带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