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里的节日

 2019-06-27 21:07  来源:昭通新闻网

◆温连华

又到“六一”,到处可见孩子 们穿着五彩的服装,正在老师的 指导下排练节目,红扑扑的小脸 挂满了灿烂的笑容。这让我不 禁想起幼年度过的儿童节来。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在 乡下读小学,学校条件简陋,教 室大都为瓦房,唯有一栋三层的 砖房用作教室,那是高年级学生 们才能享受的,我们低年级学生只能坐在瓦房教室里上课。

校园的环境很优美,里面除 了一排排高大的皂荚树和苍翠 的松柏,还有好多不知名的小树 和花,可谓花香四溢、景色宜 人。 “六一”前的一个月,学校就 拉开了庆“六一”的序幕,譬如举 行书法、绘画、作文、数学、围棋、 歌咏、羽毛球、乒乓球比赛。我 当时念书的那所小学,全校唯有 一个音乐老师,难以顾及全校节 目的指导,孩子们的节目大都自 编自导。不过,大家准备的节目 还挺丰富的,有独唱、小合唱、舞 蹈、诗歌朗诵,还有笛子演奏、耍 魔术的……

我没有音乐天赋,见其他孩 子要上台表演,我羡慕不已,就准 备了诗歌朗诵。诗歌是在一张泛 黄的作文纸上写就的,我羞涩地 递给语文老师看,得到了他的认 可和赞许。他还用手轻拍我的 肩,笑着将我的诗歌读完,仅对少 许的句子和韵律作了一些调整, 内容大都保持原貌。语文老师看 完,当面教我朗诵了两遍。见我 声音抑扬顿挫、感情丰富、仪表和气质在行,就鼓励我课余多加练 习,还要脱离稿子朗诵。

其实,这些朗诵技巧都是我 从广播里学来的。我们家有一台 红灯牌收音机,每天我都要按时 收听 “小喇叭”节目,日积月累, 我 从里面学到了一些语言表达和朗 读的技巧。每天我都认真排练, 我屏心静气,来到空旷的野外, 把 青青的草地当舞台,把树木和花 朵当成我的忠实观众。我在清风 中一遍遍朗诵着我的诗歌,想象 台下老师和同学们的表情。朗诵 完毕,我给自己鼓掌。

“六一”在同学们的期盼中 如约而至。首先举行的是升旗 仪式,然后高年级同学为新入队 的少先队员戴上了鲜艳的红领 巾,然后面对誓词举手宣誓。我 是新队员中的一员,面对胸前迎 风飘荡的红领巾,我激动不已、 心潮澎湃。宣誓完毕,学校还对 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 颁发了奖状和奖品。紧接着文 艺表演开始了,孩子们相继上台 亮相。我也跟随这些演出大军 上台进行表演,没想到我的诗歌 朗诵和其他同学的表演都取得 了很好的效果,赢得了师生们阵 阵热烈的掌声。

最有趣的莫过于下午的游园活动了。内容有跳绳、钓鱼、 投篮、拔河、猜谜语、成语接龙、 盲人敲锣等,学校还准备了练习本、橡皮檫、铅笔、文具盒等 作为奖品。这更加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一个个围着活动场地观看、呐喊或参与竞争,谁也不掉队。我人小敲不到盲锣, 便参加猜谜语和成语接龙的游 戏。我看的连环画多,比别的 孩子视野开阔。这两项活动我 很快拿到了奖品。手捧沉甸甸 的奖品,一种莫名的自豪悄然 溢满了我的心间,连别的孩子看着也非常羡慕。

那时,乡间小学开展“六一”活动要花一天时间,回至家中, 父母早已把饭菜摆上了桌,我们 家的菜也比平日丰富了许多,父 亲还把从河沟里钓来的鱼做成 酸菜鱼,满桌的鱼香味在我们家 屋子里飘散开来,我乐不可支。 见我从书包里把奖品和奖状取 出来,父母满脸的阳光。 (作者供职于鲁甸县教育体育局)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文学 少年 阅读昭通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