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大理市 湾桥镇古生村 白族村庄日子美

 2018-03-12 20:05  来源:昭通新闻网




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的生态美景。本报记者 蔡飞 摄

    阳春三月,沿着平坦整洁的青石板路走进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浪花拍岸,水清可人,一幢幢白族民居青瓦白墙如水墨丹青,干净的街道两旁鲜花扑面,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漂亮。

    “水清了,村庄干净了,来古生村玩的人越来越多了。”村民何利成热情地招呼记者进入他家开满鲜花的庭院并介绍,他把家改装成聆海家园客栈,有10个客房,网络预约和电话预约络绎不绝,尤其是春节期间,客人爆满,年收入至少有10万元。越来越火的乡村旅游也带火了特色服务,目前,村中已有10多户村民开办起了特色餐饮和销售土特产的店铺。

    “我经常到怒江、丽江、迪庆等地收购中草药,今年要大干一场,扩大中草药收购量。”村民赵雪清说,去年他的中草药销售到全国各地,销售额达100余万元,带动村中10余人就业。

    古生村有439户,总人口1842人,其中白族占98%以上。古生村党支部书记何桥坤说,去年村民人均收入上万元。

    “古生村位于洱海边,因洱海而美丽。”何桥坤说,目前,洱海保护已深入人心,爱护环境做到了家喻户晓,家家户户实行厨房、厕所、畜圈、洗衣洗菜“四水”全收集、全覆盖,建化粪池,实施村落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实现雨污分流,污水经过统一处理、湿地净化后流进洱海。目前,建成4个多塘系统和19个拦污闸,1个蓝藻净化处理系统,1220亩农田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标准,建成湿地景观公园3300平方米。

    “古生村概算投入5277万元,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现已完工32个项目,公共设施不断完善。”何桥坤说,古生村作为大理市村民自治试点,将移风易俗、洱海保护、建筑风格整治、环境整治、公共场所管理等纳入村规民约,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实行“一事一议”等制度,形成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长效机制。

    “随着洱海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大家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日子一天比一天美。”村民李德昌说。本报记者 管毓树

    民族简介

    我国白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部分散居在昆明、丽江、保山、怒江等地。此外,贵州省的毕节、湖南省的湘西、四川省的西昌等地也有少量分布。

    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白语有大量汉语借词,新词术语都直接借用汉语,是藏缅语族中汉语借词较多的一种语言。词汇近60%为汉语借词,多数人通晓汉语。

    三月街是白族盛大的传统节日,号称“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会期7至10天。节日期间,举办传统的赛马、赛龙舟、射弩、打秋千等民间体育比赛和大本曲演唱及洞经古乐、民族歌舞表演,热闹非凡。火把节、绕三灵、石宝山歌会、剑川骡马会、本主节等也是白族的传统节日。

    (摘自云南民族宗教网)

审核:   责任编辑:聂孝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聂孝美
标签 >> 天下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