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责任成就梦想 实干创造辉煌——记发展中的永善县民族小学

 2017-08-30 15:19  来源:

走进校园,一幅幅醒目的励志标语耐人寻味、意味深长;惟妙惟肖的彝族“月琴”和苗族“芦笙”雕塑彰显出少数民族学校特色;干净整洁的操场、阿娜多姿的树木、绚丽多彩的鲜花……一幅幅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教书育人环境映入眼帘。

近年来,永善县民族小学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以德治校、以德育人”的思想,秉承“造鹰的个人,塑雁的团队”办学理念,以“志存高远、足履实地”为校训,以“契而不舍、搏击长空”为校风,以“循循善诱、引航高飞”为教风,以“雏鹰展翅、乐学修贤”为学风,进一步激发了全校师生“爱岗敬业、奋发向上”的信心和决心。

该校始终坚持把师德师风、廉政教育、安全教育等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加强教师思想教育,引导教师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结合实际,制定完善“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培养方案,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先后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到上海、广东、昆明等地观摩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提升素质;积极邀请省内外名师到学校开展教学和专题讲座,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整合校内资源,采取“师徒结对”的形式,通过引领课、示范课、功勋课、见面课、过关课,积极为教师搭建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展示才华的平台。

与此同时,切实加强党支部建设,选优配强班子成员,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将“不忘初心跟党走、教育教学创佳绩”作为主题,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费日”、“党员固定活动日”、“民主评议党员”、“党员积分制管理”等制度,建立网络党支部,与党员教师签定目标责任书,组织开展“党章党规进课堂”、“微党课”、“教师讲坛”等活动,让全校师生坚定理想信念,鼓励非党员教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引导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走前头、勇担当、立标杆、树旗帜。

该校立足校情,大力弘扬民族团结主旋律,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徽,建造富含少数民族风格的教学楼,打造别具一格的校园文化长廊,精心绘制彝族图腾窗格,不断营造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坚持贯彻“阳光课间创活力,多彩课外创特色”的课程改革和特色建设要求,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将彝族达体舞纳入全校师生必修课。定期开展国旗下演讲、主题班队会、优秀少先队员评选、黑板报评比、班干部培训、国学经典诵读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着力丰富学生情感体验,锻炼个人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创新开展“个体自主,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爱好特长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教学质量逐步提升。

针对不少寄宿生来自偏远民族村寨,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家庭贫困的实际,学校免费为他们提供衣被,并采取军事化管理模式,重点培养学生自理、自立的能力,要求生活中做到被褥折叠整齐、洗漱用品摆放有序;针对部分寄宿学生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的实际,建立“亲情聊天室”,通过网络视频,架起留守学生与父母沟通的“连心桥”,让孩子与父母距离不再“遥远”。

近年来,学校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成效,200余件教师论文、学生作品在各级媒体刊发并获奖,先后被省、市、县评为云南省民族团结示范学校、营养改善示范学校、平安校园、内涵发展优质学校、文明学校、特色学校等。

通讯员 黄 桦 李仁利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